捷運內湖線各車站都有一個特色:玻璃帷幕
其所構成的範圍,幾乎是捷運站外牆的主導
雖然多數車站的設計基準是共同的,但在站站有主題的訴求下
每個車站都有明顯的主要色彩以及視覺意象

d葫洲P1210154曲線.jpg


本篇接著逛逛內湖線的車站
將分為「南港展覽館-內湖」及「文德-松山機場-文德」2篇文章來介紹

南港展覽館至內湖這段路
捷運路線由康寧路轉成功路至內湖、大直
這段路最受矚目的車站即大湖公園站的湖光山色
該站位於大湖公園旁,具有絕佳的視野與景觀
車站完工後,也吸許多引攝影者前來取景

其他車站也均有「主題」及「主題顏色」
雖然車站外萈多採內湖線的「標準式」設計為底本
但在「同中求異」的精神下,每座車站也都能走出自我的風采


 
█   南港展覽館


車站位置:南港路一段南港展覽館旁
月台形式:高架二層島式月台
車站主題:光影
主題顏色:銀白

南港展覽館站原名經貿南站,為捷運內湖線與南港線(板南線)的共同發車站
內湖線月台在高架層,南港線月台則在地下層,是一座共構的車站
不過南港線預計2010年底才會通至南港展覽館
在南港線通車前,北捷公司會派免費公車提供南港展覽館站與南港站之間的接駁

南港展覽館站位於南港展覽館旁的廣場上
從這裡出發,捷運先是沿著南港展覽館繞了一個90度大彎後,再奮力前行
車站外觀設計以半圓的鋼桁架為主,和一旁的南港展覽館互相呼應

a南展P1210135.JPG
01▲南港展覽館站位於南港展覽館旁的廣場上

a南展P1210142.JPG
02▲南港展覽館站前的軌道叉為兩道彎弧

a南展P1210132.JPG
03▲捷運出了南港展覽館站,沿展覽館彎了個90度,再奮力出發

南港展覽館站一樓為車站空間,包括川堂、大廳以及轉乘大廳
地下一樓為連結南港展覽館的連通道,地下二樓則是南港線月台
二樓則有一座島式月台,不過月台層亦有電扶梯直達地下層的南港線

a南展DSCN3958.JPG
04▲南港展覽館站一樓剪票闡門

a南展DSCN3956.JPG
05▲南港展覽館站一樓,通往地下層南港展覽館連通道及南港線月台的電扶梯

a南展P1210129.JPG
06▲南港展覽館站月台層亦有電扶梯直達地下一樓

a南展1210143.JPG
07▲南港展覽館站,通往月台層的電扶梯,滿是免費試乘的民眾

南港展覽館站月台層為島式月台
與木柵/內湖線各站一樣,設有全罩式月台門
天棚則是透明的彩光罩,直接導入陽光進站
雖然白天不須要開燈就很亮了,但是冷氣相對也會用得比較兇

本站的主題顏色為「銀白」,讓整個月台層呈現光亮的感覺
不過銀白色幾乎是大多數車站所具備的色彩
觀察南港展覽館站時,倒是不必過於強調它的主題色彩

a南展DSCN3955.JPG
08▲南港展覽館站月台層,屋頂是透明採光罩

a南展P1210144.JPG
09▲南港展覽館站月台層的公共藝術:空中之河

a南展DSCN3952.JPG
10▲南港展覽館站月台層外


 
█   南港軟體園區


車站位置:經貿二路
月台形式:高架二層側式月台
車站主題:數位
主題顏色:銀灰

南港軟體園區站原名經貿北站,座落於南港經貿園區北方
周邊大多是未開發的重劃區,出捷運站後距離南港軟體園區仍有一段路要走
雖然有2線公車經過,但都無法抵達南港軟體園區
(忠孝新幹線在這裡是單向設站,園區可搭至捷運站,但捷運站無法搭回園區)
倒是捷運站後方空地有一大片停車場,但非屬捷運公司所設,且封閉中
遠而觀之,南港軟體園區站就像是荒漠中冒出頭的捷運站
在南港經貿重劃區尚未發展之前
這座車站的旅客進出量可能會打敗萬芳社區或小碧潭
登上台北捷運各站運量的爐主寶座

南港軟體園區站站體設計主題為「數位」
車站造形有內湖線標準式的影子,但變化的幅度較大
連通道兩塊高起的弧頂結構物仍保留,中央則是俐落的直線通道
整塊看起來,「數位」意象不明顯,倒有點像是水電工的六角螺絲板手

南港軟體園區站沒有腹地過小的限制
因此車站所有設備均能整合於同一建築中
但是車站正面沒有出入口,唯二的兩個出入口均在車站的背面
只是車站背面的設計很凌亂,有點像是工業區的廠房

b南軟P1210124.JPG
11▲南港軟體園區站正面設計

b南軟P1210126.JPG
12▲南港軟體園區站背面設計,出入口均設計在背面

捷運內湖線從南港展覽館至南港軟體園區站,沿著經貿二路而行
但路線蓋在路旁的人行道上,未如其他路段共構於道路中央
所以南港軟體園區站也不像其他高架車站騎在道路上空
車站座落在經貿二路旁的土地上
照理說,應該可以讓一樓成為大廳、穿堂等車站空間,類似南港展覽館站的配置
但南港軟體園區站一樓即非道路,卻全部淨空
留下一座座粗壯的柱子,地板全部舖上人行道的方磚
不曉得有什麼用途?

b南軟P1210125.JPG
13▲南港軟體園區站一樓未做為車站空間,而是淨空並舖上人行道磚,不知有何用途

進了車站,內部空間不大
倒是每座柱子上都有密集條紋的立體浮飾物
像是數位的條碼般,嗶一聲就能讀出明細表

b南軟DSCN3938.JPG
14▲南港軟體園區站大廳層,柱上有條碼般的裝飾物

b南軟DSCN3942.JPG
15▲南港軟體園區站,從跨越天橋拍攝的角度反而較有科技感

主題色彩為銀灰南港軟體園區站的月台層
相關設計則與其他車站幾乎相同
只是鋼結構部份,南港軟體園區站皆為其主題銀灰色
整體感覺卻不如南港展覽館站來得亮麗
好在一旁的植栽種活了車站裡的生機

b南軟DSCN3945.JPG
16▲南港軟體園區站月台層,均為銀灰色系

b南軟DSCN3948.JPG
17▲南港軟體園區站的軌道區


 
█   東湖


車站位置:康寧路三段
月台形式:高架三層側式月台
代表顏色:藍灰
車站主題:音樂

東湖因位於內湖之東而名,車站位於五分里,東湖里距車站仍有一段距離
但東湖里乃五分里所劃出,只是後來大家習慣以「東湖」指稱東湖路一帶的地方
「東湖」地域的概念遂比「東湖里」的範圍要大許多
只是未來捷運民生汐止線,有規劃一條「東湖支線」,沿康樂街進入東湖里
東湖支線未與捷運內湖線平行,未與東湖站共構
將來可能會變成,捷運東湖線沒有東湖站,捷運東湖站不在東湖線的情況

東湖站所在的康寧路,路幅不寬,高架的捷運在這裡顯得有些侷促
不過捷運所經的路段,路邊大多禁止停汽機車,紅線直接畫上人行道緣石
然後馬路上再縮減一下車道寬度,硬是「擠」出雙向六線道的車道
只是這麼一擠,最外側的車道就必須與排水溝蓋共構

c東湖P1210149.JPG
18▲東湖站旁的康寧路不大,但仍硬擠出雙向六線,最外側便與水溝共構

捷運木柵/內湖線各高架車站,月台大多採用「側式月台」
連通雙邊月台的通道,大多以跨越軌道上方的方式設計
所以內湖線標準式站房,都會有一、二座高起的結構
這些高起的結構其實就是跨越軌道連通月台的的樓梯層

而捷運內湖線在東湖站南方,得跨越中山高及基隆河
所以東湖段的高架橋的坡度已經慢慢爬升中
到了東湖站,軌道已經位於五層樓高的高度
如果再以「跨越」的方式施作月台連通道,將會加重站體負擔
所以東湖站的雙邊連通道採用「鑽越」的方式設計於軌道下方
剛好可與大廳穿川設計在同一層樓,動線也比較清楚
也讓東湖站的外觀,異於其他車站
進了東湖站川堂大廳,不論是哪個方向的月台,只要再走一層樓即可
但其他連通道採跨越形式者,欲至對面月台,還得再爬上、爬下一次
有人舉手曰:為何不每個車站都採用東湖站的方式?
若然,則高架橋勢必全面架高,經費勢必爆增

c東湖P1210148.JPG
19▲東湖站因軌道非常高,故聯絡雙邊月台的通道置於軌道下方,也讓外觀異於各站

c東湖P1210146.JPG
20▲東湖站南側下方即為穿川空間,並藉此連絡兩側月台

東湖站的主題為音樂,主色為灰藍色
實際上的色彩比較接近天藍色,灰色成份並不多
它的主色除了在站內裝飾外,還大量溜出車站外牆上
明顯的藍色飾帶為白色琺瑯板增添了幾分活潑

東湖站共有3座出入口,3號出入口為主要基地
1、2號出入口共用一棟樓,2號面對馬路
1號躲在2號的背面,方便南湖高中校師生搭乘捷運

c東湖P1210145.JPG
21▲東湖站3號出入口,車站主色也跑到外牆上

3號出入口的騎樓下,有一件很特別的公共藝術作品,名曰「湖波蕩漾」
它採用湖水綠的陶瓷舖成,特別的倒不是材質或內容
而是左邊看、右邊看,會看到不一樣的湖波
從左邊看,有二輪漣漪及最外側的一圈大漣
從右邊看,卻是二大二小共四圈的漣漪
這個原理就像是小時候常玩的一種特殊卡片,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圖案

c東湖DSCN3967.JPG
22▲東湖站3號出入口騎樓的公共藝術-湖波蕩漾,圖為左視,有二輪漣漪

主題顏色在建築外觀大量出現
進了大廳及穿堂層,主題顏色卻顯得含蓄許多
大部份仍為白色琺瑯板,呈現大部份捷運站典型的基調
但因連通空間與穿堂層合併於軌道下方
所以東湖站的付費區空間,也較其他車站要寬廣

c東湖DSCN3965.JPG
23▲東湖站3付費區空間較其他車站來得寬廣

c東湖DSCN3968.JPG
24▲東湖站成排的售票機

上到月台層,候車空間受限於道路寬度,所以有點窄
靠近電扶梯的區域,大概僅可供2人並行
但是月台南端卻是別有洞天
半露天未完全密合的玻璃牆,不但讓空間裡外流通
視覺上的穿透也減輕了站裡與站外的隔閡
三盆植栽不知是否為原始設計,但我覺得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設計上原欲與自然接觸,卻盡是冰冷的素材
這三盆綠意正好抵消了生硬的設計,讓空間變得柔軟許多

c東湖DSCN3963.JPG
25▲東湖站月台層受限於設計,寬度明顯較窄

c東湖DSCN3970.JPG
26▲東湖站月台層南端,有一處別有洞天的空間,三盆植栽點活了生冷的空間


 
█   葫洲


車站位置:康寧路二段
月台形式:高架二層側式月台
代表顏色:淡紫
車站主題:舞蹈

捷運內湖線沿狹小的康寧路抵達了葫洲站
葫洲原名葫蘆洲,因基隆河曲流讓地域看起來像葫蘆而得名
今日已被拆為數個里,葫蘆也被迫分家為「葫洲里」和「蘆洲里」(非台北縣之蘆洲)
目前葫洲站周邊以住宅區為主,康寧路上則提供零星的商業機能

葫洲站以東,捷運內湖線沿康寧路而行
部份路段距離民宅也過近,因此葫洲站以東的路段,設置有全罩式隔音牆
(類似的隔音牆在木柵線部份路段亦有裝設)

d葫洲P1210161.JPG
27▲康寧路路幅不寬,高架捷運顯得有些侷促

d葫洲DSCN3974.JPG
28▲葫洲站以東的路線,距離民宅過近,設有全罩式隔音牆

d葫洲DSCN3978.JPG
29▲列車行駛於全罩式隔音牆內

葫洲站站體已經盡量輕量化,從橋下望過去不注意還不知道上頭有捷運站
車站主要設計為內湖線標準式站房,外牆則為半開放式的玻璃帷幕
站內設備則分別座落在路旁1、2號出入口的建築內
兩邊規模差不多,不太大也不太小,但均需透過空橋與月台相連
闡門、售票機及服務台,便設置於空橋裡

因為車站身處狹小的路中,兩邊亦多有樓房雜處
葫洲站站體的全貌難以拍攝,這實這也是內湖線各站的共通點
肉眼大概可以看個大概,但要拍照時,卻發現連P90的26mm廣角仍塞不進
只好使出一堆怪異的姿勢來拍照

d葫洲P1210157.JPG
30▲身處樓房中的葫洲站

d葫洲P1210160.JPG
31▲葫洲站1號出入口,規模和外形與2號相似,以空橋和月台相連

葫洲站的主題顏色為淡紫色,營造輕鬆愉悅之氣氛
以淡紫為車站主色在台灣亦不多見,(未來的機場捷運可能會大量出現)
主題色彩除了用作車站內的配飾外,站裡站外的鋼構甚至管線也都塗上主題色
例如車站下方橋墩的管線,均配合漆上主題色彩
讓避之唯恐不及的景觀殺手,遙身成為車站主題的裝飾

d葫洲P1210153.JPG
32▲內湖線站體下的管線均漆上車站主題色,圖為葫洲站體下淡紫色管線

d葫洲DSCN3973.JPG
33▲葫洲站月台層,所有鋼構均為淡紫色系


 █   大湖公園

車站位置:成功路五段大湖公園前
月台形式:高架二層側式月台
代表顏色:水藍
車站主題:休閒

大湖公園站為內湖線的特色車站,也具有觀光價值
如果搭上從南港展覽館出發的列車,過了葫洲,抵達大湖公園站之前
難得的湖光山色便迫不及待地在車窗中一幕幕地放映

e大湖DSCN3988.JPG
34▲從南港展覽館方向而來,未抵大湖公園站之前,便出現了這片湖光山色

捷運大湖公園站除了休閒機能外
車站對面的大湖山莊也將是本站的主要客源
車站設計基調為內湖線標準的帆式結構的變體
車站屋頂有多道的弧,弧面在各站常見,但均為凸出式的拱面
大湖公園則是如仰盆式的凹面
以多層次不同的弧頂組合成準備出航的帆船
還附有二根白色桅桿及細繩,好像真的就是一艘帆船般

車站配色大量使用水藍色,弧形屋頂的帆、月台上的綱構
甚至是大面積的玻璃帷幕,都是水藍色
映著大湖公園的湖水藍,也映著天空中的白雲藍

e大湖P1210172.JPG
35▲大湖公園站,站體為帆船設計,並導入大量的水藍色

大湖公園站主要基地在成功路南側的2號出入口
也許腹地較為廣闊,大湖公園站的設計也與眾不同
外牆全以水藍色的玻璃帷幕構成一面水牆似的建築
中央兩座立柱撐起看似輕盈的車站穿堂
建築物的面積大,但透過玻璃帷幕的詮釋,成功達成視覺塑身的效果
而且在自然湖水意象的訴求上,卻又表現了低調的科技風格
玻璃帷幕最主要的好處是不易老化
這也正是為何玻璃帷幕在建築的素材流行了幾十年卻仍沒未衰退

e大湖P1210173.JPG
36▲主要的基地為2號出入口,龐大的站體在大面積玻璃帷幕的詮釋下,顯得輕盈

繞到2號出入口站體的背面
只見一片茵茵綠草原遼闊地伸展到不遠的小丘下
草原與小丘的交界處,正是大湖的湖水
捷運站站體以弧面S型玻璃帷幕坐落在綠草原與天空交際的地方
這片玻璃帷幕,像是隨風波動似的,或者從湖水中截取一塊漣漪
飄飄然讓人誤以為它也是自然的一部份

可是這塊漣漪似的玻璃我覺得愈看愈熟悉,好像之前就認識般
不經意看到電腦左下角「開始」旁邊一小塊微軟的mark,一切恍然!
各位你們說這兩個玩意兒像不像呢?微軟mark正是取自於「波動之窗」
大湖公園站這片落地大窗,彷彿就是微軟mark的寫實版(只是方向相反)
比爾蓋茲若想打廣告,可以租下這片窗,然後四個象限分別塗上紅藍綠黃四個區塊
而此舉必將遭到99.9%的人反對,說不定還會有人故意在草皮上種一堆蘋果樹

e大湖P1210177.JPG
37▲2號出入口站體背面的玻璃帷幕,像是隨風波動似的,或者從湖水中截取一塊漣漪

e大湖P1210181.JPG
38▲波動的玻璃帷幕另一個角度

e大湖P1210182.JPG
39▲正對著2號出入口,是茵茵綠草原遼闊地伸展到不遠的小丘下

在這塊S形比爾蓋滋之窗玻璃帷幕窗下方,是一座開放性的室內小廣場
地板使用階梯式的設計還附有座位,直接面對著公園
可讓您悠閒坐在這兒享受草原的芬芳及午後的陽光
一旁的牆面是馬賽克磚舖成的大湖意象壁畫
畫裡的四艘獨木舟在四個角落各自划向目的地

e大湖P1210184.JPG
40▲S型玻璃帷幕下,是開放式的室內小廣場,坐在這裡可欣賞大湖公園

e大湖DSCN3995.JPG
41▲小廣場地板為階板設計,一旁的牆面為馬塞克磚舖成的大湖意象壁畫

相較於2號出入口的巧思,1號出入口便顯得單純冷清多了
它在2號出入口對面,簡單的提供一座電扶梯及樓梯,當然也有無障礙設施
1號出入口對於大湖社區的居民較有幫助,不過位置有點偏,要走一段路

e大湖P1210169.JPG
42▲2號出入口對面的1號出入口,顯得單純許多

大湖公園站內的大廳位置就在方才看到的那塊S型大窗內
形成一塊曲線形的觀景窗
不論哪個角度,都能欣賞大湖公園所帶來的湖光山色
寬廣的大廳也可以隔離趕時間趕車子與享受的人們

e大湖DSCN4003.JPG
43▲車站大廳位於S型帷幕後方,廣闊的視野及大廳

大湖公園站的公共藝術,是漸層藍的悠遊風箏
就好像透過波動風吹,在天空中颺升
藝術家將這種視覺記憶,複製到車站大廳裡
順著電扶梯的爬升,一路飛揚到穹頂

e大湖DSCN4000.JPG
44▲大湖站的公共藝術,是水裡的游魚,不斷往上游
 
至於剪票闡門到月台層,設計配置與其他車站無異
只是所有的顏色都改為水藍色
裡外一齊呼應,應出整體的視覺印象

e大湖P1210167.JPG
45▲大湖公園站的進出站闡門

e大湖P1210164.JPG
46▲大湖公園站往動物園方向的月台,鋼構均為水藍色


    內湖


車站位置:成功路四段日湖百貨前
月台形式:高架二層側式月台
代表顏色:酒紅
車站主題:市集

內湖線來到了內湖站,也是內湖熱鬧的商圈
車站站體為內湖線標準站,以四大塊帆形構造物組成,輔以大量的玻璃帷幕
酒紅色的主題顏色,讓外觀與周邊熱鬧商圈渾然融合在一塊

f內湖P1210193.JPG
47▲內湖站酒紅色的主題,讓車站與周邊熱鬧商圈渾然融合在一起

內湖站擁有2座出入口,分居主要幹道的兩側
1號出入口空間最為開闊,設有3座電扶梯及樓梯
不過與1號出入口聯開共構的大樓尚未施工
於是出入口旁便留下一大塊未處理的水泥牆,相當突兀

位於對面的2號出入口相形迷你許多
僅一道延伸而下的廻旋空間,但仍附有無障礙電梯

f內湖P1210191.JPG
48▲內湖站1號出入口旁,與其聯開共構大樓尚未動工,留下一面未處理的水泥牆

f內湖P1210186.JPG
49▲內湖站1號出入口非常寬,有三座電扶梯及樓梯

f內湖DSCN4028.JPG
50▲對面的2號出入口規模小很多,但仍附有無障礙電梯

內湖站主要設備,如大廳、服務台及闡門等
均集中於成功路北的1號出入口大樓中
整個北捷內湖線,乃至於木柵線均是類似的配置
軌道區域僅設有月台,其餘硬體則另外配置於路旁的建築
(北高的高運量高架段則將站體設施擺在軌道下方)
放旁邊的好處是,不但能將高架於空中的站體輕量化
也能適應較狹窄的道路
只是內湖線車站,剛開始的設計都不怎麼輕
最初期的車站設計還被打回票,要求改掉過於繁複的設計
以現況而言,大多數的車站都躲在樓叢中,其實感受也不怎麼明顯

內湖站大廳及月台層,以白底為主,但飾以大量的酒紅色
例如站內天花板、柱子紋飾,以及月台層的鋼構
酒紅色的設計讓人很驚艷,目前北高各捷運站還未有類似的色系
對照本站主題「市集」,酒紅色也塑造了熱鬧的空間感
個人認為,內湖站的主題顏色詮釋得非常成功

f內湖DSCN4024.JPG
51▲內湖站大廳層,與1號出入口同一棟樓

f內湖DSCN4022.JPG
52▲內湖站月台層(往動物園方向)

f內湖DSCN4039.JPG
52▲內湖站軌道空間

文章至此告一段落
接下來的「文德-劍南路」
請繼續閱讀【台北捷運內湖線 III:車站篇/文德-劍南路


新南極轉運站台北捷運內湖線相關文章


註:在呼籲之後,仍有人無法理性討論內湖線相關議題,因此即刻起關閉內湖線4篇文章的留言功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極冰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