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68快速道路,橫貫了新竹市縣
西起南寮,東迄竹東,沿頭前溪南岸,從海邊奔馳到山邊
將新竹市區、竹北、科學園區、高鐵特區串連了
也將遙遠的山城竹東、北埔以及橫山和新竹市的距離拉近了
它在新竹平原的重要性,宛若台北的環河快速道路

台68線,西起於頭前溪出海口,沿著頭前溪南岸一路向東行
最後抵達頭前溪的終點,也就是頭前溪「上坪溪」與「油羅溪」的匯流點
如果要給它一個名字,「頭前溪大道」再適合不過了


台68線起點:頭前溪出海口(新竹市南寮)

因為地緣關係,這條快速公路是我利用率最高的一條
開車出門,上了它,要去哪都很方便
然而,喜愛建築工程的幾何景觀的我,一直想要對它做個側寫
正所謂「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開在高架橋上,眼前所見就只是一條快速公路
站在高架橋下,才能體會工程建築之美,甚至被高聳的幾何圖形所震撼

拍這條路時,陸陸續續累積了上百張照片
又因為中途換了相機,打算全部重拍,目前也都重拍完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慢慢品嚐吧



目前台68的起點在台15線的竹港大橋上
主線預留往南寮漁港的延伸線,形成「斷橋」景觀
(有人便說,咦,留這斷橋,打算要通福建嗎XD)
竹港大橋到舊港大橋(舊台15線)這區間,也就是南寮端最末約1公里
台68完完全全插在頭前溪的河床上
滿潮時,本段會整個泡在水裡
當初還曾以「蓋在水面上的交流道」來形容南寮端交流道

南寮端有計畫往西延伸到新竹漁港,因為環評一直過不了關,無限期延宕
(否則南寮端應該不會變成「端」,應該稱南寮交流道,真正的端是在漁港內)
現階段的南寮端出口匝道瓶頸太多,假日常常大塞車


目前的終點:南寮端交流道,漲潮時,下面的灘地都是水的地盤;因為主線預留延伸線,形成斷橋景觀

台68線除了沿著頭前溪走,全線也幾乎蓋在河堤上
兩側沒有機車道,但南寮到二重埔,以及竹東大橋至下公館這二個區間
旁邊或橋下,都有平面道路跟隨著它
這些路原本多是防汛道路,路幅也不寬,大多是6-10米的小路
成為「側寫」台68的最佳路線

從起點南寮端出發,第一座交流道是5km的新竹市武陵路交流道
(公路總局命名為「新竹一」交流道)
它是通往北區的重要管道
與之銜接的高架橋,為武陵高架道,全線預定通到中正路口
目前僅完工一小段,後續工程已經展開,沒意外的話2008年底會完工


武陵路交流道:左方是台68,前方橫向高架橋是武陵高架道

武陵高架道本身也是台1線替代道路的計畫路線
未來將再往北跨越頭前溪,一直到竹北的鳳岡,接回原台1線
所以交流道往竹北方向,也留有預留路線,形成了斷橋景觀


武陵高架道,過了台68線後,預留往竹北的延伸線,形成斷橋景觀

武陵路交流道之後,緊接著是台1線(經國/中華路)交流道
(公路總局命名為「新竹二交流道」)
這座交流道為了將車潮分流
往新竹市方向出口都接到公道五路一段去(可通經國路)
而不是跨越它的平面道路(中華路)
往竹北方向的匝道就直接設在台1線中華路的頭前溪大橋(詳見下附示意圖)
其中東行線出口匝道,在武陵路交流道之後沒多久,就「提早」出去了
下匝道後,還要再開大約1公里、平均6米寬的小巷,才能到中華路或公道五
個人覺得這個設計暴爛,將不到8米的巷子當成交流道的平面道路
對當地居民,對駕駛者而言,兩造都不好受
其實這裡並不是沒有腹地,只是附近滿多民宅的
我猜想當初的規劃可能遭到抗爭,才讓匝道「提前落地」吧?




提前落地的東行出口匝道,橋墩直接落在水圳上

台1線的「新竹二」交流道,座落在竹市與竹縣的大動脈-頭前溪大橋上
這座橋在很久以前曾被颱風吹斷,近年新建台68時順便改建,另設機車道
並增加了兩條龍鬚(往竹北方向之出入匝道)


台68「新竹二交流道」(平面為台1線中華路,上方高架橋為台68)
前方可見兩條紫色的匝道,像兩條鬚般的延伸

「新竹二」號交流道,到下一個交流道「新竹科園」交流道之間的台68
是非常擁擠的,據公路總局的資料,服務水準已達E級亮起紅燈
每當從南寮開到這裡,便能感覺車潮明顯暴增
這段路是雙向四線道設計,我覺得當初應加大為六線道
未來隨著竹北的開發、關埔計畫區的開發
 這一段的台68有可能會常態性塞車...


台68幾乎是蓋在河堤上,旁邊也常有小路伴隨

水源國小附近,也就是中華路1巷和仰德路交叉口
有一條路可以通往頭前溪南岸河濱公園
這座公園欠維護,許多設施早已埋沒在草叢裡,野草也比人高,很可惜
雖然公家不愛它,倒是民間滿挺它的
這裡有越野機車族自行整理出一條Off Road
也有風箏協會整理出好大一片廣場,假日空便萬箏齊飛
對照一旁台68高架橋上川流不息的車潮
最平靜的反而是地面


由河濱公園眺望綿延橫列的台68

續往東行
穿越了國道一號,台68線由高架橋變成了土堤
這附近有個祕密草原
由自來管廠附近的小叉路穿過台68底下的函洞
另一頭迎面而來的是開闊的青草原
第一次發現它時,是個春天,草原上舖滿了小白花和小紫花
第二次在仲夏來訪,小花全變成了青草原
草原中間有條小徑,沿著台68土堤一直來到高鐵橋下
爬上階梯,展望而去,視野極棒
正北方是高鐵新竹站,東方是高鐵新竹維修廠
西北方是竹北市,雨後春筍般的高樓正一棟棟冒出頭來
頭前溪還算清徹的河水撞到了攔沙水泥塊,發出了漽漽流水聲
知道這處祕密花園的人並不多
即使是假日,也不會看到太多的人,很舒適
只可惜此處正好也是台鐵六家支線頭前溪橋的預定地
今年年底前,就要化身為工地了


台68新竹科園交流道交錯的匝道(主線在左下方)


頭前溪南岸的祕密大草原,一望無際(最右邊的土堤即台68)

在秘密大草原留連了許久,也幾乎忘了時間的存在
直到無意識地看了手錶,才驚覺已過了2個小時
不捨地再回到行程,依依地頻回首
接回了台68旁的防汛道路,在下午烈焰的高照下
灰白的柏油路似乎就要融化般的火熱
路旁的灌木叢突然竄出了朵朵小紅花
隨即二重埔交流道的出口預告牌,巨大地聳立在眼前
一路從南寮斷斷續續跟著台68的防汛道路
也將要打起第一聲結束的響鐘


防汛道路尾端,巨大的二重埔(芎林)交流道出口告示牌 


由舊中正大橋眺台68線(前方為新竹/竹北方向)

防汛道路離開了台68,接到了員山路上,又沿員山路 東行,抵二重埔
這裡也是二重埔交流道的所在
公路總局命名為「芎林交流道」,事實上此地是竹東鎮二重里
稱它為「二重埔交流道」似乎比較貼切
真正的芎林還要由縣道115線新中正大橋跨越頭前溪之後的彼岸
距離二重埔大概還有3公里的路程
公路總局以遠在彼岸的「芎林交流道」名之,讓人費解

更精確地說,二重埔交流道,所在地為「上員山」
內灣支線在此亦設有「上員站」
今上員山劃入「二重里」,二重里即由「二重埔」而來
因此包括上員山在內,就被通稱為二重埔了

在台灣地名中,「埔」帶有未開墾平地之意,從新竹關東橋到竹東之間
有頭重埔、二重埔、三重埔和四重埔,大致沿縣道122往東一字排列
如今四個重埔均已被開發,現在若由122縣道從關東橋往東行
仍然可感受到四個明顯的聚落區


二重埔(芎林)交流道,上面為台68主線,下方平面為115縣道

離開了二重埔之後,台68開始有「入山」的感覺
就連和它平行的122縣道,也開始彎來拐去爬起山來了
越過這個山區,就是竹東鎮的菁華區

竹東舊名樹杞林
在竹北掘起之前,是新竹縣第一大城,人口雖然不多
但因地形隔閡,使得竹東成為自給自足的小城鎮
加上竹東身為高山地區尖石、五峰的要塞
以及普通山區北埔、峨眉、橫山等地的轉運點
不論交通關係、地理位置,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到現在,新竹客運以「竹東」為起點的公車路線,亦僅次於新竹市
縱使現在竹北掘起,人口數、建設均超越竹東,成為竹縣一哥時
竹東鎮的熱鬧程度、市中心的傳統商圈,依然要比竹北繁榮

台68在竹東分成兩條線,一條主線沿頭前溪到台3線為止
一條支線為台68甲,終點直接接在北興路榮華車站附近
長約1.3公里的台68甲,其實原本是台68線的終點
後來3公里長的延伸線完工且編為主線後
1.3公里的盲腸段就改編為台68甲


台68甲(右)與台68主線(左)並峙,台68甲終點即北興路,左邊大樓後方即榮華車站


台68甲的起(終)點,原本是台68的終點,直接接北興路的設計,機車易誤闖
(左上方的道路為122縣道)

台68/68甲交叉的交流道,現編為「竹東交流道」
或許當初的延伸線沒有打算做為主線,或者施作主線時未預留延伸出口
延伸線的設計就採用匝道匯進/出
完工後延伸線變主線,主線變支線
所以在竹東交流道前,要繼行台68者,得經由出口匝道接上
若是由竹東往新竹方向者,也是變成匝道接上台68
(詳見下圖)




從上面這張Google Earth截取下來的衛星地圖來看,就更明顯了
台68-68甲這條原本的主線,因通車較早,顏色比較淺
上面顏色比較深、新接進來的就是台68延伸線
因此,新、舊之間的台68線,必須以匝道連接
若客倌下回有幸經過此地,可以注意這個有趣的地方


橋柵之外有藍天,攝於台68/68甲交接處

竹東交流道之後,新的台68全程以高架方式前進,蓋在堤防上
底下的平面道路叫「沿河街」,原本也是防汛道路
只是現在多了許多住宅,靠竹林大橋一帶還出現別墅、大樓
因為跨過堤防,整片都是綠化的帶狀公園,縱使有台68高架橋經過
但高架橋高高在上,堤防、沿河街又有一定寬度
噪音的影響有限,也感覺不到高架橋的壓迫,生活環境其實不錯
(只是,白色的BuBu會不會太多了?)


快抵終點前的台68高架橋,顯得有些孤單

這段新的台68,從竹林大橋到北興路
路線規劃上,避開了竹東市中心,最後接抵台3線
間接舒解市中心路小車多的擁塞
四周沒有比它高的建築,除了山
遠看像是一道牆,或是一道長柵欄,近看卻又不覺得它的存在
直到出了住宅區,才讓單調的景緻添上一筆幾何圖形
最後高架橋終止於台3線,也終止了側寫的旅程


台68終點,橫向為台3線

從終點再往東望,河堤上沒有了高架橋,還原成最初的樣子
不斷向東方邁進,消失在一道道的山脈裡
其實,在「人定勝天」的年代,台68線有計畫跟著河堤向東延伸到宜蘭
成為第二條橫貫雪山的快速公路
計畫是沿著上坪溪走,到巴陵與台66平面交叉
接著以長15公里的隧道打通雪山山脈,最後抵達三星鄉
當時的規劃,「現在」中橫高速公路台中-花蓮已經通車
雪山隧道也早該於1996年通車
等到實際施工時,雪山隧道一打就是十幾年,好不容易才打穿它...


台68的終點:竹東鎮下公館,上坪溪堤防,以前有計畫再由此建到宜蘭去

拜台68快速公路之賜,竹東鎮沒有加速人口外流
反而吸引人潮的進駐(雖然沒有竹北成長那麼快)
端看竹東的大樓、別墅的蠭起,就足以證明(雖然不比竹北的雨後春筍)
台68另一個端點:南寮,也同樣受惠
以科學園區為中心,由台68到東邊的竹東、西邊的南寮的距離
車程不過15分鐘(若走平面道路,車程大概要40分鐘)
竹東、南寮的地價比竹市東區便宜,也不像市區那樣擁擠
也都有大型公園綠地(竹東有沿河公園綠地,南寮有漁港、17公里海岸綠地)
新竹市政府近幾年亦悄悄地發展南寮漁港重畫區,建案、工地也愈來愈多
而竹東鎮的地位,除了原本的山地轉運站外,還多了平價高級住宅區的功能
當然,彼岸竹北的爆發,與科學園區連成一氣,後勢是比較可期的
只是若要再談竹東、竹北、新竹市、縣的情節,恐怕又要讓本文的尾聲遙遙無期了
暫時還是打住吧

頭前溪是新竹的母親,也是新竹平原的天然界線,古早之時,它更是一道牆
新竹人若有禿頭者,亦以頭前溪自居(頭前稀....冷)
今日,頭前溪的屏障已打破
平行於它的快速公路,提供了新竹平原更便利的生活
也成為新竹市、竹北市發展競賽的非戰區
廣大的河床,大多被改造為河濱公園、草原
為溪的兩岸日漸增加的高樓,舒緩了一條帶狀的碧草晴空
(雖然欠維護的也很多,尤其新竹市...)


【更多台68快速公路的照片,請由此進入相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極冰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