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鐵最近一波的跨站式車站改建計畫中
竹南車站也很幸運地搭上第一班改建的列車
特別的是,竹南車站除了新的後站及跨站大廳外
既有的前站卻未拆除,而是以「改頭換面」式套上新的外衣
讓其貌不揚的建築,幻化為現代感十足的新風貌

P1230285.JPG

早期的竹南車站,站體建坪不大,大概接近竹北車站的大小
1995年,配合山線雙軌化工程,竹南車站進行第一波改建
站體擴增為三倍大,成為台鐵最常見的「長條式」車站,於1997年啟用
磁磚拼貼的粉紅色外觀,是當年流行的風潮

P1230325.JPG
01▲靠月台側的站體尚未改建,維持既有的粉紅磚的樣貌

只是竹南新站完工還不滿10年,竹南車站又進行第二波擴建
除了改為跨站式站房、並新增後站外
原站體的內部也大規模翻修,當然外觀也經過巧手的修飾
這個修飾手法,就如同是另外訂做的外衣般
直接「套」在原本的粉紅色站體外
再補點粉餅、妝點眉影,勾出完全不同的新樣式
可說是台鐵火車站由宅男變身潮男的代表作

變身方式,主要運用大量的現代化的元素
例如鋼鐵結構、琺瑯板、低調的配色等
門上的雨庇,改以渾圓而厚實的銀色光滑面取代,有「定色」的效果
將原本粉紅色站體,轉而為銀灰色的新世代風貌
舊有二樓原是如同國中小老舊校舍形式的鋁窗
改建時,便在外牆之外,套上鋼製的百葉構造物
這些百葉式構造物如同舊式莒光號的冷氣排氣孔般
一條條的間隙,不但巧妙地遮掩了醜醜的窗戶
這身百葉形的外衣,也具有節能的功效,減低房間西曬的曝照率

至於站名牌,非常具有台鐵的「現代風格」
藍色黑體字的中英雙語對照,已成為台鐵新(改)建車站的代表LOGO

P1230567.JPG
02▲竹南車站前站站體未拆除,而直接修飾外觀,如同宅男變身潮男般,成為銀灰色外觀

遠而觀之,一排排的孔隙,為竹南車站外觀帶來現代的元素
近而觀之,原本的粉紅色磚牆其實沒有拆除,僅正面的部份改採深褐色琺瑯板
換句話說,這些粉紅色磚牆,只不過被「包」在裡面而已
從尚在施工的站體北端,可明顯看出這道外衣式的改建手法

P1230561.JPG
03▲站體北端,可看出改建的手法,被「包」在裡頭的粉紅色磚牆

站體南端為廁所
早年因為衛生系統不良,火車站多將廁所丟在站外,下場大多是給它爛
竹南車站也不例外,早年又濕又臭又暗的印象揮之不去
但是這座位於站體南端的廁所,在環境整建後已經煥然一新
加上廁所前方已被整建為站前廣場的一部份
徹底擺脫當年「角落」的標籤

P1230591.JPG
04▲站體南端原本即廁所,經過改建後整個環境煥然一新

至於站體南端之南,已被改建為平面停車場
可供大量的汽、機車停放,非常方便
停車場需付費停車,在使用者付費的原則下實屬合理
整體環境規劃也相當舒服
不過仍有許多人喜歡把機車塞在站前的紅黃線

P1230590.JPG
05▲站體南端的停車場,以及遠眺竹南車站的全貌

P1230569.JPG
06▲站體南端,通往停車場的道路舖上紅磚,也很寬敞

站前廣場,改建之前是個小圓環,與多數舊火車站雷同
改建後,接送乘客功能被挪至新建的後站廣場
所以前站的站前廣場全面舖設為人行區
小黃排班區以及苗栗客運站牌,亦維持在站前廣場

竹南市區多為窄小的道路,顯得非常狹促
原本的竹南車站前,也被接送及臨停的汽機車擠得喘不過氣
新的站前廣場完工後,擁擠的市中心突然獲得大面積的紓解
這片廣場的妙用,除了心靈的舒暢外,也讓旅客擁有漫步及停佇的機會
(將站前的小圓環改建為廣場,亦為近年各火車站的改建趨勢)

P1230328.JPG
07▲站體前廣場為計程車排班區及公車站牌

P1230330.JPG
08▲正對火車站的博愛街,是竹南窄小的市中心

只是這片站前廣場的美意,卻被小黃「霸占」了!
無視於政府的規劃,小黃們竟然將計程車「硬上」廣場的人行徒步區
硬上的方法,就是在廣場的緣石旁,擺了幾塊磚頭當作墊腳石
所以剛完工的緣石,早已沾染了車胎黑黑的痕跡,再久一點,恐怕就要掛了
真配服小黃們的精神,完全實現「路,是車駛出來的」這番大道理

其實竹南車站也有設置計程車排班區,位於站體南端進入停車場的彎道上
斗大的「計程車專用」卻完全沒有計程車
取而代之的,反倒是前塞後鑽的機車亂停,就連腳踏車也來摻一腳

計程車在竹南車站前,視公權力為無物
不但公然違法硬上廣場,甚至有破壞公物之嫌!
搞得走在站前廣場,還得與小黃爭道,明明是徒步區,卻還會被車子叭叭叭
我不相信可愛的條伯伯們不知情,也不信相關的公務員沒看見!
但,這就是台灣,大家睜隻眼閉隻眼,維持和諧的氣氛,共創美好的未來
人行的空間、舒適的環境,誰理它!能吃嗎?吃飯最重要,不是嗎?

我們就來看看,硬上的小黃、亂停的機車,什麼時候才能「各歸其所」?

P1230592.JPG
09▲計程車排班區沒人要停,卻被當成機車停車場;小黃們則硬上站前人行廣場

P1230594.JPG
10▲藉由「路,是車駛出來」的精神,讓小黃以破壞緣石的方式開上站前廣場

穿越了廣場上的小黃陣,進入車站裡
跨站式站房的精神,在於將大廳、售票處、候車室集中於軌道上方
以往前、後站的設置,雖然可提供雙向進出,但所有設備都要準備2套
而跨站式車站的設計,則可將所有資源集中管理
對於旅客搭車動線也更為便利

竹南車站前站內,空間配置均重新規劃
原有的大廳,成為出入口的大廳,原售票處、候車室,全數搬遷
站體本身改為單純的出入口
所以前站也被賦予新的名字:「西出口」

P1230595.JPG
11▲竹南車站的前站,已改稱之為「西出口」

走進車站內部,經過改造的大廳,容光煥發地迎接每一位旅客
日本頻道有一個「房屋全能改造王」的節目
將委託人頹圮舊敗的房子重新改造為亮麗新穎的新居
竹南車站的改造,讓筆者有這種感覺
迎面而來的是通往二樓跨站大廳層的樓梯和電扶梯
最讓人意外的是,面對大門的牆上
竟掛著一面超大型列車資訊LED,可容納南下、北方總計10筆的列車資訊
同樣的設備,除了前站西出口,後站東出口及跨站的大廳層,也都有裝設
此款LED列車資訊面版,首見於花蓮車站,但僅設置於剪票口上方
後來台中車站也跟進,不過也只有一面
至於竹南車站,前後總計有三面,卻一點都不奢侈
筆者反倒覺得,身為交通運輸業的台鐵,類似的玩意兒一點都不嫌多

P1230254.JPG
12▲竹南車站經過改造的大廳,整潔乾淨、容光煥發地迎接每一位旅客

P1230250.JPG
13▲西出口面對大門的牆上,掛著可顯示10筆發車資訊的LED看板,非常實用

看完改建後的前站(西出口)後
我們接著到新建的後站(東出口)晃二圈

竹南車站的後站站房為三層式建築,一、二樓為貫通的挑高空間
三樓可能做為機房或車站業務空間
站體外觀承襲前站的設計(或者說,前站的改建配合後站的設計)
牆面為咖啡色琺瑯板,二樓的玻璃維幕外罩著百葉式的鋼構
三樓則是更為密集的百葉式排氣孔
粗壯的屋簷與前站一樣厚實,不過微往上翹,拉出挑高的聲勢
一樣是藍色黑體字的「竹南車站」四大字,協調地高掛著
背面排氣孔似的百葉構造,成為絕佳的背景
在低調的外表中,也帶著科技般的工業印象

P1230272.JPG
14▲新建的後站站房全貌,低調的外表中,帶著科技般的工業印象

P1230287.JPG
15▲大門上方粗壯的屋簷與前站一樣厚實,不過微往上翹,拉出挑高的聲勢

在後站區的雜亂建築拆除後,成為寶貴的用地
除了車站廣場外,其餘空間不囉嗦地全面闢建為免費停車場
大批的綠美化,融合了廣場與停車場,如同公園般的休閒地帶
加上後站不如前站般擁擠,非常適合做為汽、機車接送區
雖然後站目前沒有商家,只有大批的民宅
但在後站啟用後,使用率明顯飆升,不亞於既有的前站
除了接送旅客的汽、機車自然而然改停後站外
免費的停車場也吸引了汽機車的停駐
整體環境的營造,讓人覺得非常友善
不論是汽車、機車的停放或接送旅客,都能安心地在後站進行
不用擔心沒地方停,或者付出高額停車費
也不必煩惱接送朋友、親人時,還要使出渾身解數鑽入車陣中

P1230614.JPG
16▲名為「東出口」的後站,除了廣場,還有廣大停車空間,啟用後的使用率直線上升

在後站站體旁,有一棟雙層樓民宅似的粉紅色建築
原以為它是一般的民宅,近而觀之,應是台鐵的設備
可能是道班或者相關的處所

P1230282.JPG
17▲後站站體旁,粉紅色民宅似的建築,為台鐵道班或相關的處所

新建的後站(東出口),同樣擁有超挑高的空間
配置與前站(西出口)雷同,豪爽的樓梯及電扶梯一致性的往上升
面對著大門的方向,仍然裝有最近發車的大型LED資訊看板
與同等級的改造車站相比
竹南車站的後站空間明顯樂勝,雖然它的外表輸給斗六車站

美中不足的是,前、後站電扶梯,只有一座,提供上樓方向使用
以它的空間而言,絕對有辦法裝2座的雙向電扶梯

P1230611.JPG
18▲後站(東出口)的挑高空間全貌

P1230552.JPG
19▲後站(東出口)的大型LED列車資訊看板

雖然電扶梯沒有雙向功能,不過竹南車站兩邊的出入口,均設有電梯一座
孕婦、年長、行動不便、或攜帶大件行李的旅客,請改搭電梯(這句話好熟?)
倒是電梯就電梯,偏偏竹南車站卻寫成「愛心電梯」,並劃上輪椅的符號
也許為了省電,電梯才會被定位為愛心專用吧

P1230610.JPG
20▲前、後站的出入口均設有電梯

月台上方的跨站站體,設計一致採取低調的科技工業意象
百葉窗構造的橫條,以及三樓排氣孔般的結構
橫跨至後站東出口的通道,為花式鋼骨所構成
基本上沒有很特別,但也不難看

P1230277.JPG
21▲跨站站體設計採取低調的科技工業意象;連結後站的通道,為花式鋼骨所構成

P1230288.JPG
22▲由後站拍攝月台上方的跨站站體

進入車站大廳內,整體感覺顯得樸實
全面挑高的空間,是每座車站大廳的基本配備
通往東出口(後站)的連通道,左邊是一排緊閉的鐵捲門
這些空間可能是未來的商店街
以竹南車站的使用率來看,只要是實用性的店面,應該都能獲利
比如來一間星巴克,或者Mos、Mac及KFC之類的都不錯
再不然就學習港鐵模式,來一些知名的服飾連鎖店,不論是G牌、H牌或B牌都可以
學生族也是竹南車站的使用大宗,若是運動用品店,應也有不錯的商機
只怕像汐止車站一樣,開一堆夜市般的店舖,根本不會有逛的念頭

P1230598.JPG
23▲西出口(前站)通往大廳的通道

P1230605.JPG
24▲大廳通往東出口(後站)的通道,預留有商店街的空間

不過,火車站最重要的店面,莫過於便利商店了
竹南車站的便利商店空間位於商店街的最前端,也就是大廳售票處的正對面
目前還沒開賣,招牌也還沒裝,也不知道是哪一家
倒是台鐵站內的指標,已經標上了「便利商店」四個字了

P1230600.JPG
25▲大廳售票處的對面,即為便利商店,目前未開張,但指標已預先標示

前面提到,前站(西出口)的站外南端有一座廁所
至於站內,新建的站體當然也將廁所放進來了
位置在於東出口(後站)的樓梯旁

P1230608.JPG
26▲站內的廁所,位在東出口樓梯旁

主要的大廳,位於跨站站體的正中央
挑高的結構採取最傳統的施工方式,保留數座立柱
與斗六車站氣派豪爽的大廳完全不同
總的感覺給人簡單實用
窗明几淨的環境讓「台鐵風」的大廳擁有獨特的性格
這也正是環境清潔的最大功效
裝潢不必講究最高、設計不必追求新潮
只要保持明亮舒適的環境,便是好印象的開始

唯人工售票窗口和斗六站一樣,只有5個,想必假日還是會塞爆吧

P1230264.JPG
27▲候車大廳,簡單實用的設計,環境清潔卻相當不錯,印象非常好

P1230599.JPG
28▲人工售票口只有五個窗口,假日應該會塞爆

雖然竹南車站候車大廳沒有突出的設計
但卻有最醒目的裝設:列車資訊LED看板
在前、後站出入口,各有一面容納10班列車的LED看板
但是這些還不夠看
到了大廳層,LED看板的層級提高為20班的最近發車
看板位於驗票閘門上方,也臨近售票處,非常醒目
買票的民眾,可以一邊排隊,一邊轉頭看看該搭哪班車

轉過頭到背面,才會發現這面LED竟然是「雙面」的
也就是後,背面也同時顯示最近發車的15班資訊
(另一面被柱子檔了,故只有單面)
我想背面設置的最大目的,在於「轉乘」的民眾
竹南站位處山、海線的交界
許多乘客必須在竹南車站轉乘列車
若在出站前,可先看好可轉乘哪班車,非常便利

P1230261.JPG
29▲竹南車站閘門上方的LED資訊,可顯示20班最近最車,甚稱台鐵之最

筆者看到這面LED時,心裡想著:「好樣的!竹南站你贏了!」
台鐵目前應該沒有任何車站的驗票閘門上,擁有像竹南車站一樣的配備吧,而且還是雙面
就連台北車站也輸了
唯一可比的,大概只剩高鐵站的LED列車資訊面板(話說高鐵新竹站還只有LCD……)

另外,台鐵目前正逐漸以「自動閘門」取代傳統的人工剪票
竹南車站也裝設了4座自動閘門,以二進二出的方式服務旅客
四座閘門的中央,有一道人工驗票閘門,方便管理所有的進出動線

雖然建築的設計上,竹南站沒有展現它的氣派
但在旅客資訊的提供,卻一點都不吝嗇,直接搬出最氣派的資訊系統
筆者對於竹南車站硬體資源,給予爆錶120分的肯定!

P1230320.JPG
30▲進閘門後的入費區,以及大型LED列車資訊看板的「背面」

進入驗票閘門後,準備搭車了!
位處山海線結點的竹南車站,共有三座月台
如果進站前,忘了看自己的班車是哪個月台
沒關係,各月台的連通口也都設有小型的列車資訊LED
這個設計好像是高鐵站的動線,候車大廳一面大型的列車資訊看板
到了付費區內的月台連通口,則各有小的列車資訊LED

每座月台亦都有一座「愛心電梯」
但受限於月台寬度,並未提供電扶梯

P1230293.JPG
31▲每座月台的連通口,均有一面列車資訊LED,讓旅客「再確認」

P1230318.JPG
32▲第三月台的列車資訊LED以及電扶梯

從樓梯下到月台層,位於最陰涼的跨站站體下方,剛好5-7車的位置
當然,站在這裡等車的民眾也最多
因為第一月台仍在整修中,所有列車調度均以第二月台為主、第三月台為輔

P1230294.JPG
33▲跨站站房底下的月台空間最為陰涼
 
P1230295.JPG
34▲目前以第二月台為主要停靠,第三月台為輔

P1230299.JPG
35▲連通道的設計以及跨站站體樣式

竹南車站有三座月台,但月台頂棚很有趣
第一月台是V字形的,第二、三月台卻是人字型
改建的時候沒有調回一致,而是就既有的硬體加以維護

P1230587.JPG
36▲竹南站第一月台雨棚為V字形,第二、三月台則是人字形

P1230308.JPG
37▲第二月台與第一月台的雨棚並列特寫

車站的改建雖然規模不大,但該有的都有了
月台層的改建只修了必要性的硬體
例如月台頂棚,全數翻修為銀灰色的鐵皮
可能舊有的會漏雨,所以才針對頂棚做翻修

P1230323.JPG
38▲翻修後的第一月台V字形頂棚

P1230322.JPG
39▲翻修後的第二、三月台人字形頂棚

P1230314.JPG
40▲翻修後的頂棚與新建的連通道屋頂採用同樣的材質和設計

如此一來卻也形成奇怪的現象
那就是月台的「屋頂」竟比下方支架還要新
從大廳望去,三道銀得發亮的月台屋頂讓人充滿期待
到了月台層,才發現回到了古早的台鐵風味:
鏽蝕了的支架,以及萬線雜穿的屋頂,加上被太陽曬得退色的塑膠椅

至於到處都是LED列車資訊的竹南站,月台層當然少不了
以往第三月台只有一面LED,整建後,也改成A、B兩側的雙面專用LED面板

P1230297.JPG
41▲月台層仍維持古早的台鐵風味;第三月台列車資訊LED已改為兩面

月台的改建,最重要的是「墊高」
早期月台均配合舊式莒光、復興等列車的階梯,所以高度較低
近期多數列車均改為一階設計
連帶各月台也必須全面墊高,讓月台與列車的間隙達到全平面
竹南車站三個月台都已墊高完畢
月台表面則施予紅色地面,與斗六站相同

P1230303.JPG
42▲墊高後的月台

但受限於既有月台寬度不足
跨站式的竹南車站,連通的樓梯及站體支柱,佔據了月台90%的空間
唯一能行走的,只剩下黃線以外的區域
若有過站列車急駛而來,剛好又有乘客行經此地,那是非常危險的
除非是拆除一股道的空間,進行軌道大挪移,但工程的經費及難度勢必爆增
無形中也突顯舊車站改建為跨站式站房的限制
我想除了加強防護外,不如在這個區域安裝警鈴或廣播
若有列車即將通過,就以警鈴警告旅客暫勿行走

P1230315.JPG
43▲因為月台寬度不足,樓梯空間佔了月台90%,剩下黃線外的區域可以行走

竹南火車站的完工啟用儀式已於8月底舉辦過了
但整體工程仍尚未完成
第一月台目前仍是施工中的狀態
包括前站站體的背面,仍維持舊有的外觀
好在目前工程中的均非主要的區域,若不注意的話,甚至不會有感覺

P1230578.JPG
44▲仍在施工中的第一月台及第一股道

台鐵近年新(改)建的車站,樣式均不脫離一個框架
最常被使用的色系則是深咖啡色
或許竹南車站的外觀並不如斗六大林那麼出眾
但也中規中矩地展現它的實用性
在降低設計費及施工難度的前提下,也相對地提升了旅客最需要的硬體設備
例如多處的大、小型LED列車資訊看板
驗票口上方甚至比照高鐵的規格,設置超大型的列車資訊LED
整體的施工品質也相當不錯,環境也維護得相當好
看在北邊老大新竹車站的眼裡,竹南站應該會被羨幕死吧!
就連竹北也準備改建了,新豐、湖口、楊梅也在改建的行列
卡在「從長計議」的鐵路高架化的新竹站,也許要30年後才能銳變
倒是新竹車站最近在售票處附近裝設多部LCD顯示器,提供最近開行的列車資訊
也算是不無小補

P1230607.JPG
45▲竹南站第三月台東側的股道配置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極冰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