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高雄鐵路地下化,大致以高雄車站為界,以北的幾座車站,每一座都有各自獨特的造型,繼上一篇左營(舊城)、內惟後,本篇的美術館車站,可說是地下車站群中最具設計風格者,如其站名「美術館」,似乎車站本身就是一座「車站美術館」;鼓山車站則身處低度開發區,但有輕軌共構,將來地景公園完成後,勢必會有新的風貌。

K2.JPG


【美術館車站】
k13美術館.png

美術館車站位於高雄新興的精華地段,堪比台北信義區、台中七期特區之地位,車站得名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因擁有藝術的站名,車站也要藝術一下,於是,臺鐵脫胎換骨似的,將美術館站打造成一座設計建築的車站,擺脫了奇怪的臺鐵美學。
 
美術館車站是地下化新增車站中,唯一設有雙島式月台的大型車站,也是唯一站體規模可與一等站相比的火車站,未來停靠對號列車或區間快車也是有可能的。地面站體與鐵路地下化之後的綠廊空間融合為一,設有南、北二個出入口。北出入口以一道綠坡空橋劃過站體上方,與其說是空橋,它更像是綠坡的披風大衣,柔軟地覆蓋在美術館車站站體上方。

P1220574.JPG
▲美術館車站北出入口,空橋頂棚實為綠坡披風的延伸 #01

P1220571.JPG
▲北出入口的綠坡延伸至地面的弧線設計 #02

上述的綠坡披風衣,從北出入口一路到南出入口,皆是單純的草坡構成。為何筆者用披風形容?眼前所見的柔軟草坡,實際上就是美術館站體的屋頂,但這屋頂卻沒有屋頂該有的樣子,沒有樑也沒有柱,像是一件大披風覆蓋在車站大廳上方,讓大廳營造挑高且無遮閉的空間;一般民眾走過這身綠色披風時,應該也不會察覺它就是火車站的屋頂,反而會被它的柔軟舒適以及周邊重塑過的都市空間給吸引。筆者取景當天,就遇到婚紗照拍攝團隊。

P1220578.JPG
▲美術館車站站名牌,背後的綠色草坡,披風似的即美術館車站的屋頂 #03

P1220579.JPG
▲北出入口另一角度 #04

P1220580.JPG
▲綠色草坡從北出入口一直延伸到南出入口 #05

順著草坡披風來到南出入口,又是一座設計建築。出入口以結構的帷幕玻璃架構出一座不規則四邊形立體建築,好似3D立方體。這座立方體將所有向上延伸的線條都匯集在東南象限的一角,所以從另一個角度看,3D立方體又變成了尖角立方體,立方體下是出入口,門面僅以純白色的不對稱四邊形的基礎設計,作為3D玻璃體的地基。

P1220581.JPG
▲美術館車站南出入口,從草坡延伸至玻璃帷幕的3D立體建築(左前方有新人拍婚紗) #06

P1220584.JPG
▲美術館車站南出入口直立站名牌與站體 #07

P1220556.JPG
▲另一個角度,3D立方體成了尖角造型,這類建築在台灣很具挑戰,因為風水師會掰說有剎 #08

P1220558.JPG
▲純白色的不規則四邊形的南出入口門面 #09

從南出入口進入玻璃帷幕的站體內,因為屋頂同樣也是結構玻璃,直接透光,沒有任何幽閉感,視覺仍然通透至天空,雖然車站大廳在地下一樓,屋頂及牆面大幅向自然採光,讓地下一層沒有地下層的感覺。另外,南出入口進站後,直接以一座曲線斜坡道小空橋從地面連絡至大廳,繼內惟之後,美術館車站也將主要動線設計成無障礙通道。

P1220559.JPG
▲南出入口站進出站動線為無障礙坡道的曲線小空橋 #10

P1220560.JPG
▲順著進站動線所見大廳設計 #11

方才所說的綠色草坡披風,到了站內則化身為木質橫紋的挑高天花板。柔軟的木紋頂棚,並未完全將大廳覆蓋,在東側預留了採光空間;整座挑高的大廳,沒有半根立柱和橫樑。大廳的牆面和地面,除了售票處之外,皆以馬賽克磚拼貼出意象圖形。如果不說是搭火車,還真以為售票口賣的是美術館入館門票。

P1220572.JPG
▲大廳全景,木質頂棚即為綠色大草坡;左方曲線通道即南出入口坡道 #12

P1220561.JPG
▲木質橫紋頂棚一直延伸到北出入口站外 #13

美術館站的售票處,除了黑色的低矮櫃台外,幾乎取消了任何隔閡的設計,改以大面積玻璃隔間,有如高鐵站售票處。至於頂棚的設計,到了付費區內,又增加了五道漸層的黑色木紋飾板,以視覺效果區隔出不同的區域。

進入付費區後,僅有兩側通往月台層動線設有兩面直立式指標,以黑底白字標示月台編號及北上(藍色)及南下(綠色)的線條。美術館車站,為了站體的藝術效果,指標位置以精簡扼要的方式設計,有北歐車站的風格。畢竟標示再多再大,也總是有人不看(或看不懂),成為另類視覺暴力。

P1220562.JPG
▲進站付費區的天花板,改為黑色漸層的木紋面設計 #14

P1220563.JPG
▲美術館車站的標示系統,僅在進入月台的動線設置黑底白字直立式指標 #15

P1220568.JPG
▲付費區內另一角度 #16

P1220569.JPG
▲冷氣管以後現代藝術直接融入於設計裡;所有標示,背後都是黃底黑字的「出口」 #17

美術館車站設置兩座島式月台,共有4條停車線,可提供慢車在此待避快車的功能,在各車站當中算是豪華,畢竟連高雄車站也同樣只有二座島式月台。美術館的兩座島式月台均顯寬敞,柱子為白色琺瑯板包覆的圓柱式,有別於高雄、鳳山的方柱。其餘的列車動態系統,以及各式標示,一應俱全,就不再贅述了。

P1220564.JPG
▲美術館車站的兩座島式月台 #18

P1220566.JPG
▲美術館車站月台層站名牌 #19
 

【鼓山車站】
k14鼓山.png

鼓山車站在地下化之前,原為一座貨運車站,因此說是「新設」,不如說是「客運化」,不過地下化的站體設計,均為全新規劃設計。

有別於左營(舊城)、內惟和美術館車站周邊的綠意盎然以及舒適的人行和行車空間配置,鼓山車站車站周邊則是老社區和住宅區,有一種早期鐵路巷後方的未開發感覺,畢竟早期鼓山僅為貨運站,鐵路又是民宅避之唯恐不及的,於是靠近鐵路的建築,大概不會太豪華,除非像美術館周邊在都市重新計畫後的大型建案。

P1220616.JPG
▲鼓山車站周邊的老社區 #20

重新包裝後的鼓山車站,功能比擬捷運站(雖然目前班次還不太捷運),加上輕軌的加持(?)鼓山車站周邊的社區應該會有全新的生活空間。目前鼓山車站只開放鐵路以西的區域,鐵路以東的輕軌工程,以及鼓山車站二期的周邊景觀工程都還在圍籬之內。

鼓山車站地面層的站體,只有單一座出入口,造型為立體的橢圓體,側邊為眾多三角窗所組合的幾何結構玻璃,乍看下,站體造型與台北捷運信義線沿線幾座車站的出入口有些類似;出入口正面的尖峰圓弧拱形設計,搭配灰白色系,又似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出入口的規模,僅有進出站的樓梯和扶梯,東側另有電梯出入口。走進橢圓體內,眼前一整片鋼桁架支撐著橢圓環,極具複雜的工業意象。

P1220585.JPG
▲鼓山車站唯一的橢圓地面站體,周邊的輕軌及景觀工程均在圍籬內 #21

P1220590.JPG
▲鼓山車站正面的圓拱尖頂造型,和伊斯蘭教的清真寺有些神似 #22

P1220592.JPG
▲鼓山車站東側,另附有電梯出入口 #23

P1220594.JPG
▲鼓山車站地面站體內的鋼桁架 #24

相較於美術館站的設計風格,鼓山車站又回到實用設計為主。走進地下一層的穿堂層,空間配置比照捷運站的概念,不論是裝潢樣式,如天花板、側牆及地磚,大量的琺瑯板材質,都是捷運站常見的建材,也預留了幾處商店空間。在付費區內的天花板做了點小變化,中央區域有一面內凹的草綠色嵌板,售票區前的天花板另飾幾座草綠色圓形造形意象,是否即表達「鼓山」概念?

P1220596.JPG
▲穿堂空間的材質均比照捷運站的建材,亦預留商店空間 #25

P1220597.JPG
▲售票區前天花板的圓環裝飾物 #26

P1220598.JPG
▲付費區內的草綠色內嵌天花板設計 #27

至於月台層,也與其他地下化車站無異(除了美術館的特例外),簡單的兩座側岸式月台;月台地面及牆面則為白色系,簡單的琺瑯板牆面和沖孔天花板,再加上臺鐵才有的豪華三彩LED資訊顯示系統,可即時告知誤點訊息。

P1220605.JPG
▲鼓山車站月台層的標示及三彩PIDS #28

P1220606.JPG▲鼓山車站月台層與穿堂層的樓梯 #29

P1220611.JPG
▲區間車停靠鼓山車站,如果班次再密集點,基本上就是捷運的概念了 #30
 

下一篇,將在跨年過後,繼續前往三塊厝以及高雄車站。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極冰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