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電氣化區間的鐵路,空曠的天際線總帶給每個旅人無限的暇思
台鐵西部幹線最尾端的屏東至潮州,高架電氣化的工程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潮州以南的鐵路,暫時保有秘境般的恬靜
不論是在水田邊、在椰林下、在塭池旁,每座車站都有獨特的氣質和風格
即使是被高架化的林邊車站,月台上遠眺的視野,也足以讓人忘卻一身的疲憊

P1240160


屏東縣境內的鐵路原本是西部幹線較落後的路段
但隨著高雄機廠遷移到潮州機廠,以及屏東至潮州間的高架電氣化工程
將使得台鐵屏東段從後段班變成前段班,既有的單線秘境風采也將消失
潮州以南的路段,在短時間內被高架或電氣化的機會不高,仍能保有完整的天際線
筆者由北一路南行,依序走訪了崁頂、南州、鎮安、林邊、佳冬、東海等站

台鐵東海

這六座車站了除了林邊站全面改建外,其他車站的月台增高計畫已經完成
月台層大多是墊高後的新水泥地面,稍微失去了舊有黑灰月台的歷史感
以下就從崁頂車站開始講起


    TRA        崁頂車站  

崁頂車站位於崁頂鄉行政中心附近
車站前的田寮路(鄉道屏70線)除了通往崁頂行政中心,也是國道3號崁頂交流道的聯絡道
崁頂本身則是個很迷你的小鎮,所以包括了聯絡道、火車站,通通都被縮小燈照到似的
崁頂車站,僅有一座月台,一個雨棚、一條鐵路和一座公廁等硬體設施,是十足的小站
車站出入口就是月台北端尾端的斜坡道,緊臨出入口就是田寮路及平交道
出入口旁停放許多機踏車,說明本站仍有一定的通勤人口
這一幕的場景,猶如日本小車站般

A崁頂003
01▲崁頂車站出入口為月台尾端,旁邊停放許多通勤轉乘的機踏車

A崁頂006
02▲崁頂車站出入口回望,前方平交道即田寮路(鄉道屏70線)

崁頂車站唯一的建築是公廁,白色磚牆的混凝土小屋,相當低調的融入周邊場景
廁所旁邊較寬的雨棚則是主要候車區
因為崁頂車站屬於無人看守的招呼站,所以也標了許多告示提醒旅客

A崁頂007
03▲崁頂站唯一的混凝土建築:公廁

A崁頂008
04▲公廁旁較寬的區域是主要候車區,台鐵也在此標了許多告示提醒旅客

崁頂這座鋼架搭起的雨棚,在月台稍寬處使用懸山式雙斜面頂棚
後半部的月台寬度縮減許多,雨棚也改成單斜面
有趣的是,通常單斜面頂棚較寬的開口是靠鐵路這一側
但崁頂車站剛好相反,靠鐵路一側的頂棚反而比較低,有種逆勢而行的感覺
這樣的設計也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延續月台寬處的雙斜面頂棚的一面

A崁頂028
05▲崁頂車站月台層,頂棚斜的方向與一般車站相反

A崁頂016
06▲區間車即將停靠崁頂車站,圖中可見單側雨棚和後方雙向的雨棚

雨台遮蔽的地方有限,走到月台的後半部
只見月台和軌道就消失在兩側夾岸的稻田和檳榔園裡
幽靜地坐在午後的陽光下,周邊只有林木花草,時間也就跟著凝止了
寬闊的天空,沒有電線桿和電線,這些景象都是非電化區間的無形資產
在各界一味要求電氣化的同時,卻也忽略了非電氣化鐵路的優勢
非電化的柴電火車也有許多性能優異的車種,可惜民代們永遠不會懂

A崁頂009
07▲延伸到田裡的月台


    TRA        南州車站  

南州車站是本路線較大的車站之一
站體設計與潮洲、林邊站近似,建築方正,主要門面的構形看起來是一個「冊」字
冊字的骨架上,漆上了寶藍色,橫樑另外加上一道紅色底線,是國營交通部門常見的配色

B南州036
08▲南州車站外觀

B南州038
09▲南州站前一景

南州站大門口,掛了兩幅錶框的春聯,似乎掛有春聯的車站不多見
春聯以篆文寫成上聯為「歡迎十方旅客來」,下聯為「愉悅滿載平安歸」
橫批「恭喜發財」,則是另外掛上去的橫幅

B南州049
10▲南州車站大門口掛有春聯

站內空間一貫的寬闊,挑高的大廳一向是台鐵車站的特色
LED最近列車時刻顯示器,以及售票窗上的LED跑馬燈等硬體設備均到位
兩個人工售票窗口以及兩部自動售票機,對於南州的客潮應是足夠

B南州040
11▲南州車站大廳及售票處

南州車站有兩座島式月台四條股道
比較特別的是第一月台與站體並不相連,不論進出哪個月台,均需走地下道往來
月台頂棚則是平頂水泥建築搭配白色壁磚

B南州044
12▲南州車站的兩座島式月台

在南州車站的後方,即台糖南州糖廠園區
其實在台鐵南州段的東邊,還有一段與之平行的糖鐵鐵路
早先南州糖廠也有觀光五分車行駛,但沒多久就收攤了
從南州糖廠平交道,一眼可望見南州車站整個站場,以及一旁的貨物月台
而這幅沒有電線桿擋視線的站場,以及周邊成排的椰子樹,十足的南國景象

B南州059
13▲由糖廠平交道旁眺望南州站場,左邊有座貨物月台

B南州071
14▲DR3100自強號進入南州車站

B南州054
15▲與台鐵平行的糖鐵鐵路


    TRA   
    鎮安車站  

鎮安車站位於林邊鄉鎮安村的鄉道屏123-1線旁
昔日的鎮安車站是轉乘大站,東港線鐵路由此叉出,列車亦以鎮安站為始發站
當時鎮安站設有一座木造站房和二座月台的規模
如今,木造站房消失無蹤,月台剩一座,軌道剩一條,其他設備的已完美地消失了
假如當時就有文化保存的觀念,東港線留下來,木造站房留下來
結合大鵬灣風景區來行銷,東港線的觀光資源應該不亞於平溪、集集和內灣線

在東港線停駛的20年後,鎮安站成了大家口中的祕境車站之一
走在屏123-1線上,稍一不注意就會錯過它,因為連車站的站名牌都被省略了
鎮安車站的矮柵欄還健在,柵欄的開口即車站入口,偽裝成某座私人果園入口般
柵欄邊一排葉子落光的樹,別有一番風情

C鎮安079
16▲鎮安車站入口像是私人果園的入口般

C鎮安098
17▲柵欄邊一排葉子落光的樹,別有風情

鎮安站木造站房被拆除後,留下的空地一度荒廢,最近才又重新整理
整座站場已難想見當年的場景,現在只剩下柵欄大門至月台的通道
通往月台的斜坡道上種了一叢黃椰子樹,木造雨棚的黃色細柱和紅色屋頂
讓鎮安站增添幾許南洋風情,好像來到了馬來西亞國鐵KTM車站

C鎮安080
18▲鎮安車站入口至月台處的通道,具有南洋風情的配色

C鎮安097
19▲通往月台斜坡道旁的黃椰子樹

現在的鎮安站有一座月台,是當年的第一 月台
木造的雨棚仍然保留至今,棚內的柱與樑交接處的複雜傘架形支撐架
不由得讓人想到新建車站常見的傘架形鋼桁架

在棚頂的兩端,掛上鎮安車站的站名牌
站名牌是白底藍字的新格式,但看得出來後面還有一面藍底白字紅底線的舊站名牌

C鎮安087
20▲鎮安車站的月台雨棚及站名牌

C鎮安093
21▲雨棚內部結構看起來相當複雜

C鎮安094
22▲未有雨棚的月台區域,左邊昔日為第三月台,今已無痕跡

鎮安站唯一的候車席,是藍色鋼條組成的簡單造形
屏東線的月台加高工程均已完工
但這項工程只考慮到加高,卻未考量到其他因素
比如原先的候車席,在月台加高後通通變成高度不足的矮凳

C鎮安090
23▲鎮安站候車席,藍色綱條組成的簡單造形,在月台加高後也變矮了
    
無人管理的鎮安站,在月台上的里程站名牌下方還放置一面特別的牌子
它很貼心地提供南州站及林邊站的電話,如果想知道火車時刻,請親自致電
沒想到台鐵居然連張貼時刻表這麼簡單的事也辦不到,還要旅客自己花錢打電話問時刻

C鎮安083
24▲鎮安站里程站名牌,下方牌面提供南州及林邊站的電話,想知道火車啥時來請致電


    TRA   
    林邊車站  

本段鐵路中,最受注目的應該是改建為高架車站的林邊
過去每逢颱風豪雨,林邊總是水鄉澤國,台鐵林邊段也因此中斷
所以便將林邊段的鐵路高架化,包括了林邊溪橋的改建工程
目前高架橋已完工,但均預留了電線桿基座
在花東線電氣化完工後,應該就會輪到潮州至台東了

F東海313
25▲台鐵林邊段高架橋跨越台17線

目前的林邊,熱鬧的區域大多在台17線沿線
反到火車站前一派和平,像是個普通的住宅區一樣
旁邊卡拉OK小吃部不斷傳來鄉民高歌的迴音,卻讓寧靜的午後更寧靜

D林邊113
26▲林邊車站前的街景
 
舊有的林邊車站樣式類似南州和潮州,並以深綠色為主色
建築樣式是六、七○年代許多學校、政府機關常見的風格
隨著高架車站的啟用,舊站已被重重圍籬包圍,包括站體及月台,都將要拆除
未來舊站場的區域會改建成站前多功能廣場

D林邊112
27▲以綠色為主色的舊林邊車站站房

D林邊120
28▲舊林邊站房背面一景

舊站房內早已人去樓空,等著被拆掉
售票窗口拉下鐵門,候車大廳沒有椅子,倒是地板卻非常乾淨,也沒有被棄置雜物
突然覺得這麼一個完善的空間要被打掉有點可惜

D林邊121
29▲舊林邊站體的售票處

D林邊122
30▲舊林邊站體候車大廳,目前均搬空了

原本林邊車站擁有的兩座側式月台也等待著被拆除
月台的混凝土雨棚貼上銘黃色的磁磚,與深綠站的站體形成互補的色彩
這一切的事物,也將成為歷史畫面了

D林邊178
31▲俯瞰舊林邊車站第一月台及右前方的站體

D林邊119
32▲舊林邊車站第二月台,一旁的高架為新線

為加快工程速度,高架的林邊車站選擇在第二月台旁的後站區域來新建
如此一來也不需要臨時軌之類的工程,台中段高架捷運化亦是相同的工法
所以舊站還沒拆光前,仍可見新舊並存的景象,未來台鐵台中段也勢必會有類似的場景

D林邊125
33▲舊林邊車站殘貌

高架新建的林邊車站,外觀設計以生硬的線條為主
站體外的藍色橫紋飾板非常顯眼,再配上白色黑體字的「林邊車站」及銘黃色的台鐵局徽
整個配置看起來協調自然,台鐵近幾年新建車站,確實已擺脫了以往草率的印象

面向站前廣場的站體,也許有一天會再擴建出去
因為原先設計為四股道,但僅先施作三股道並預留第四股道的空間
但以目前的工程進度來看,第四股道短期內暫時不會動工
 D林邊117
34▲高架的新站站體,外觀以藍色橫紋飾板裝配

另一個門面位於後站端
站體除了藍色橫紋飾板外,也加入大量的落地玻璃,帶進現代感的元素
通廊空間使用清水模,直接利用高架橋底和墩柱間的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這水泥牆面的施工相當不錯,看起來滑滑嫩嫩沒有板模的痕跡
灰色牆面配上藍色飾板其實風格還不錯
鏤空的「林邊車站」使用台鐵藍的黑體字,質感也不差

D林邊134
35▲林邊車站後站端

D林邊132
36▲高架橋下的橫樑墩柱的施工品質相當不錯,配上鏤空台鐵藍的站名,質感不差

D林邊136
37▲站體一樓落地玻璃特寫,此處是未來的商店空間

高架橋下的其他空間,則作為停車場使用
才剛啟用不久,停車場就停滿了機車和腳踏車,也說明了通勤族的大宗形態
而頂頭上的高架橋底部,依然可見施作甚佳的清水模
很難得看到台鐵有這麼完美的水泥牆面,應該給承包商一個讚

D林邊130
38▲高架橋底下的停車空間

通廊旁是進入車站的主要入口,藍色橫紋飾板加上完美的清水模橫樑,可說是絕配
白底黑字的燈箱指標也低調卻顯眼地不會破壞整體設計
入口處就是一排階梯引導乘客走上樓,沒有電扶梯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不過樓梯旁也設有昇降電梯,行動不便者還是可以直接使用

D林邊128
39▲一樓門面處,大樑的水泥面是政府工程少見的完美

順著階梯來到了二樓的大廳穿堂層
空間配置仍是以捷運化車站來安排,大廳層只有幾排少少的候車席
為了省電,白天不開室內燈,加上林邊車站並非採大面積自然採光,大廳層顯得昏暗
倒是耗電的電子設備持續恆亮中,例如即時列車顯示器、大尺吋LCD、LED鐘及跑馬燈等

D林邊137
40▲穿堂大廳候車席

D林邊139
41▲二樓穿堂大廳全景

目前林邊站有三個人工售票窗口和二個自動售票機
站內亦安裝了四具大尺吋的LCD螢幕,用以顯示即時列車資訊
LCD的版面又是另一種風格,但筆者還是比較喜歡沙崙、六家線的版面

D林邊143
42▲售票區

D林邊140
43▲大尺吋LCD螢幕,顯示的版面是另外一種格式

林邊站尚未裝設自動驗票閘門
目前人工驗票閘門也幾乎是變相的榮譽制,常態的無人看守考驗著國人的道德水準
閘門上方裝設白色面板的LED即時列車的發車資訊
1、2月台各一面LED,不過第1月台少有列車停靠,顯示器便直接關機

通過閘門進入付費區後,先要走過一小段的通廊
通廊明亮的燈光也是林邊車站公眾區唯一有開燈的空間
白色琺瑯壁面貼有相關照片,營造了藝廊展廳的氛圍

D林邊142
44▲驗票閘門、LED顯示器及付費區內的通廊

走過通廊,又來到了另一個大廳
這座大廳是連接月台層的穿堂,靠第一月台處亦設有些許的候車席
通往兩座月台的樓梯口,各設有一面白色面板的LED,再一次告訴旅客列車位置
這兩面LED顯示器可顯示三班即時列車的資訊
LED的顏色和驗票門上的一樣,分別以紅綠黃三色帶出色彩繽紛的感覺
不過第1月台在筆者拍攝時未有列車停靠,顯示器也是關閉狀態

D林邊146
45▲轉接月台層的穿堂大廳,第一月台處的LED為關閉狀態

D林邊145
46▲通往第二月台的樓梯口及LED顯示器
     
高架的林邊車站原先設計為二座島式月台
目前僅先設置為一座岸式和一座島式月台
岸式月台為第一月台,股道預留處暫時以插有國旗的護欄圍起
從地面來看,月台邊線和警示燈都裝上去了,未來護欄拆掉即可使用

D林邊179
47▲岸式月台的第一月台,護欄處的硬體設施均已預留

島式的第二月台是林邊站的主力月台,也方便集中管理
月台層白色鋼材構築的雨棚是鮮明的特色,搭配南國的藍天白雲非常舒適
自六家線車站開始,台鐵新改建車站也強化了CIS標示系統,林邊站也不例外
凡出口方向的標示均採黃底黑字,凡候車方向的標示則為白底黑字
(其實浮洲車站已開始實施,但字體仍為台鐵藍)

D林邊166
48▲島式的第二月台為目前主力,標示也強化了CIS,候車方向均為白底黑字

D林邊170
49▲凡出口方向,均以黃底黑字呈現

林邊車站高架月台層的樓梯出入口,設計相當有趣
斜頂的玻璃罩棚像是捷運站的出入口
一般有雨棚的月台,樓梯出入口多不會再加裝頂棚

D林邊176
50▲高架月台層的樓梯出入口,另外加裝頂棚,造形像是捷運站出入口般

為了因應未來林邊段的電氣化之需,月台層也預留了未來架空線的設備
這座預留鋼樑,同樣也漆上白色的外衣,和月台整體設計融為一體

D林邊163
51▲頂棚上方白色橫樑是未來架空線的預留處

月台層的標準備配,白色面板的LED即時列車資訊系統,同樣是紅、綠、黃三色面板
2A、2B兩側各一面,第1月台僅裝設B側
可惜在午後陽光的照耀下,向陽面的面板根本看不清楚

D林邊149
52▲月台樓梯出入口及上方的LED顯示器

高架月台的雨棚並沒有照顧到全區,月台兩端仍是露天區
但露天區也維持著白色的風格,尤其是照明燈,兩顆倒三角錐的造形像是蓮霧
里程站名牌也使用白色的支架,林邊二字旁還有一張槤霧的照片,廣知旅客林邊的特產
眼尖的網友可能會發現林邊站的里程站名牌的「支架」和汐科站一模一樣(詳此
差別在於汐科站沒有烤漆,銀色的白鐵帶著些許鏽斑;林邊站烤上白色的漆,更具質感

白色支架的車廂位置牌配上同色系的硬體,再搭上藍天白雲的背景,畫面和諧而可愛
也完全擺脫台鐵車站硬體設計雜亂無章的混亂感
 
D林邊159
53▲三角錐如槤霧的照明燈

D林邊158
54▲林邊車站里程站名牌有槤霧照片,亦採白色支架


    TRA   
    佳冬車站  

佳冬車站隱身在台17線公路佳冬段的一條小路裡
雖然北邊有座比較大的林邊站,但列車交會多安排在佳冬車站
乳白色磚牆的站房,是90年代常見的「現代化」建築風格
佳冬車站原本有座日本治期留下來的站房,外觀和東港車站類似
約在1995年左右被拆除重建為現在的樣貌,在當時應該是屏東線最新穎、現代的站房
單層的建築在大廳部份予以挑高,外牆留下鏤空不銹鋼的「佳冬車站」四個字
但筆者覺得,新建築的外觀遠不如日治時期的舊站房

E佳冬199
55▲佳冬車站站房

大廳內的配置很簡單,挑高空間以白色油漆的牆面為主
候車席貼著牆面呈L形分佈,並有人工及自動售票機各一
比較特別的是進站閘門仍保留著柵欄式,是台鐵早年常見的形式
其餘大部份的車站均改成白鐵不銹鋼整片式的閘門了
而佳冬站也沒有列車資訊顯示器
若不是列車交會的業務,佳冬站可能也會變成無人看守的車站了

E佳冬200
56▲站內大廳一覽,進站閘門保留著柵欄式門

E佳冬201
57▲佳冬車站候車席

當初改建佳冬車站,是連同站內樓梯出入口及月台層一併整建的
佳冬站距離北邊的大站林邊僅4公里
但屏東線單線區間的列車交會點,大多選在佳冬站
所以佳冬站直接設置一座島式月台,也是唯一的月台
從站房到月台,均需透過地下道,蓋在站房旁的地下道出入口,頂棚蓋得和月台一模一樣
不仔細看還真以為有另一座月台

E佳冬221
58▲站體旁通往月台的地下道出入口,頂棚蓋得和月台一模一樣

E佳冬210
59▲從站體望向月台層,兩列區間車(前復興號車廂)正在交會

佳冬站月台層的雨棚設計得非常方正,此亦為90年代新改建月台的常見樣式
壁磚亦與站房為相同的色系, 讓站內外的整體設計達到一致
另外在雨棚兩端的檐面上,有藍紅底白字的「佳冬」站名
仔細看,這兩個「佳冬」乃是白色小磚鋪排而成,相當有趣

E佳冬222
60▲佳冬車站唯一的島式月台,雨棚設計與站房一致

E佳冬216
61▲雨棚檐面上以白色小磚鋪排而成的「佳冬」二字

月台層時常可見標示著「佳冬」的牌面,好似深怕你不知身處何方的感覺
雨棚下的白底藍字燈箱,是早期台鐵常見的CIS
在月台標示上,較舊的指標寫著「1A月台.1B月台」
較新的牌面卻寫「A月台.B月台」,倒是英文比較統一,一律寫PLATFORM

E佳冬219
62▲佳冬車站月台常見標有站名的牌面

E佳冬217
63▲佳冬車站里程站名牌

在車站的北端,有一座貨運月台,目前明顯荒棄了
不過月台上開滿了植物,尤其是開著紅花的九重葛,對比殘敗的屋舍,頗有畫面

E佳冬214
64▲佳冬車站荒棄的貨運月台及站房


    TRA   
    東海車站  

鐵路從佳冬車站開始,兩旁漸被一片片水田般的漁塭包圍,來到了東海車站
鄰國的日本、韓國、中國,也都有一座「東海車站」
台灣的東海站位於枋寮鄉東海村,東海村原名北旗尾,而後以「福如東海」改名東海村
村內的寧靜,午後微涼的斜陽,通往車站的筆直道路
如果鎮安站是鮮有人煙的秘境,那麼東海車站應該就是人間中的秘境了

F東海233
65▲午後斜餘下的東海車站,後方即是漁塭

東海車站曾有藝術街的社區營造計畫,站前道路的路面上滿是彩繪
站前廣場也繪上一圈又一圈的海底世界海龍王的意象
就連車站的站名牌也從善如流,在向日葵和一堆泡泡的背景,放入黑色的古印字體
整體風格甚至有日本私鐵車站的錯覺

F東海231
66▲東海站前的東海村,道路彩繪有海龍王的主題

F東海249
67▲東海車站特殊的站名牌,有日本私鐵的風格

目前東海車站僅一片站前廣場,一座岸式月台和一座雨棚
雨棚與鎮安站一樣採用懸山式的斜頂,但內部支架的構造比較單純
早期還有一座售票站房,目前已拆除殆盡
放眼所見,在漁塭澤國的背景裡,小巧的東海車站彷彿永遠被凍結在時空裡
逃不了的筆者,也隨著時空而被凍結了

F東海303
68▲東海車站全景,在漁溫澤國的背景裡,小巧的車站彷彿被凍結在時空裡

F東海250
69▲東海車站雨棚和鎮安同為懸山式斜頂,但結構未若鎮安站複雜

東海站的屋頂,在近年曾「改建」過
在既有的鐵皮上,覆加一層厚厚的深色木造的新屋頂
從側面看起來,好像蓋了一層巧克力餅

F東海268
70▲東海站雨棚在既有的鐵皮屋頂覆加一層深色木造的新屋頂

原有的候車座椅也很特別,以磚塊疊成椅腳,再鋪上深色的木板
但近年台鐵月台加高工程,卻未考量到既有候車席的高度
加高時並未將座位跟著提高,而是暴力式的將椅子「埋」起來
目前「半埋」的結果,讓座椅高度少了一半,變成矮凳般,相當難坐
未來月台再加高到115公分時,這些候車椅勢必就要被活埋了
許多車站都有類似的問題,如此的工程品質,著實讓人傻眼

F東海252
71▲因月台加高工程被埋一半的候車座席

走到雨棚以外的區域,月台向藍天延伸而去,果園、漁塭和椰子樹是南國特有的景觀
放眼所望,天際線只見藍天白雲,這也是未電化區間的難得景致
而當列車進站時,純淨的南國畫面又增添了一筆鐵道情

F東海264
72▲東海站月台向藍天延伸而去,漁塭、果樹和椰子樹的景觀是南國特有的情調

F東海290
73▲觀光列車通過

目前東海車站共有三面里程站名牌
三個牌面的版面和格式各不相同,應該是不同時間點所設立的
由此也顯見台鐵里程站名牌「多元化」的表徵

F東海273
74▲東海站里程站名牌之一

F東海260
75▲東海站里程站名牌之二

F東海255
76▲東海站里程站名牌之三

屏東線崁頂站至東海站區間的文章,走筆至此告一段落
目前屏東至潮州正緊鑼密鼓地高架電氣化
交通運輸的進步也讓純樸秘境的鐵道風情走入歷史
潮州至枋寮乃至於南迴線的電氣化,也許在花東線電氣化之後就會展開
短期內,南國鐵路秘境段的天際線暫時仍能保有它的純淨
未來架設了電線桿和高壓線後,此情此景就會成為追憶了

F東海238
77▲通過東海站的莒光號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極冰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