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這座寧靜的島嶼,曾度過數十年戰火連天的歲月
如今戰火已歇,兵砲已撒,成為一座擁有無限魅力的鄉間樂園
金門的路,時常是筆直的,路上偶見汽、機車經過,路旁的黃牛可能比人車還多
本次記行以金門島西半部的縱貫路線為主,由環島西路旁及珠水路及慈湖路
串連金城鎮、金寧鄉等相關景點和聚落,一同品味金門的人文風采

P1180487.JPG



隸屬中華民國福建省的金門和馬祖,全區均屬都市計畫區,目前沒有公路系統
不過明朝的金門曾有官道系統,可視為公路的前身
民國時期也陸續開闢了幾條公路,如橫貫中部的「中央公路」(伯玉路)
戰亂時期,金門所有的路均由軍方闢建和養護
這時又開闢了環島北路、環島南路等公路,但均未公告於法令
解嚴後,道路的管理和養護交由金門縣政府負責,但金門縣也實施全區的都市計畫
所以諸如中央公路、環島東西南北路等公路,沒拿到公路的身分證就成為都市道路了
雖然沒有公路,但在縣府的經營下,金門的道路系統堪稱是非常優良
每條路均有路名,且因全區都市計畫,道路規劃打破鄉鎮的界線,基本上路名不會重複
路口大多會設置台北市樣式的路名牌,路口前500公尺則會有分離式的預告路標
走在金門的路上,這些路標、路牌會無時無刻告訴你身在何方
只要對應著地圖,幾乎很難迷路,就像在市區找路一樣方便
甚至比台灣本島部份縣市的鄉鎮還要完善
▼1
P1190333.JPG
▲金門也有許多舖上石磚的石磚路,看起來別有風情

拿掉了「公路」的外衣,對於習慣以公路找路的筆者而言,起初有些難以適應
但若換個角度思考,把金門當作另一個城市來看待,這一切的將變得簡單
也因為養護單位單純,只有一個金門縣政府,所有的「路」可以全方位的規劃
不像台灣本島,有的路歸公路總局管,有的路歸縣市政府管,有的又歸鄉鎮公所負責
上了高速公路,建設的是國道新建工程局,管理的是高速公路局
然後還有跟高速公路長得很像的快速公路,為公路總局自力新建和養護
到了山區,綿延的林道系統則是歸屬農委會林務局負責,其間其有部份的台電道路
如果不是「迷公路」或「公路迷」,上面的敘述還沒看完可能早就一個頭五個大
更別說是單位之間的皮球錦標賽
這一切,到了金門通通立地成佛,凡是有關「路」的部份都由金門縣政府負責
無形之間,我們可以發現金門的路比台灣好太多了
道路本身平坦得可比美日本,路牌、路標的管理和設置也不馬虎
雖然,金門有十足條件可成立縣道系統(以澎湖為例的話,可以編為3開頭的公路)
但對於現況而言卻又多此一舉,往往從A地到B地,有很多路可選擇,且每條路的狀況一樣好
「到底誰要當公路」這問題可能會成為何必惹塵埃的麻煩事
以現實的角度而言,筆者認為金門維持現狀即可,不需要為了公路而公路

在這複雜卻又單純的道路系統中,除了改名為伯玉路的中央公路
早年還有一系列軍方闢建的「環島」公路系統
分別是縱貫西部、東部的環島西路、環島東路,以及橫貫南部和北部的環島南路、環島北路
雖然平行它們的替代道路很多,但以單一路名的長度而言,環島系統明顯長於其他道路
所以筆者就以這四條環島系統的路為主軸來介紹金門的路

金門環島西路.jpg



  →  珠水路       金門城   

這一系列的故事,我們就從「金門城」說起吧
金門城是金門最早的行政中心,明朝時因金門城擁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姿
所以將它的本名「浯州」改稱為「金門」
位於金門島西南端的金門城,目前隸屬金城鎮古城里,距金城市區僅20分的車程
▼2
P1190325.JPG
▲金門城內毀壞的洋樓
▼3
P1190324.JPG
▲金門城內的閩式古厝,為金門常見的「三蓋廊」建築

就像大多數有歷史的城市般,金門城也是有城牆、有城門的古代城市
但也像大多數有歷史的城市般,這些城門、城牆早就消失殆盡
(據傳大多數的城門、城牆都被國軍拆去興建碉堡和防禦建築)
有了歷史,卻沒有記憶,後人為了恢復歷史記憶,於是在相對的位置又蓋了四個城門
分別是珠水路上的東門、燕南路上的北門、金門酒廠前的南門和辛氏家廟的西門
可是當年城門的樣貌沒人記得住,重建時也就各自設計,成為四座外形完全不同的城門
目前以「北門」蓋得最有氣勢,還可以登城一覽天下風光
▼4
P1190336.JPG
▲金門城的北門,是最具氣勢的城門
▼5
P1190334.JPG
▲北門與一旁明遺古街的古厝合影,思古幽情油然而生

北門旁的「明遺聚落」,是明朝留下來的市街,雖然歷經改建已非原貌
但仍能從中嗅到當年繁華的身影
復舊的石板路據傳有部份建材是明代保留至今
其中一棟黃氏洋樓是當年的診所
金門有許多的洋樓,每一棟都能安然地與閩氏古厝和平相處
我想這些洋樓,大概就是當年的豪宅,藉以突顯屋主的地位吧
▼6
P1190350.JPG
▲明遺古街一景
▼7
P1190348.JPG
▲明遺古街的黃氏洋樓
▼8
P1190343.JPG
▲明遺古街一景,取了一處沒有摩托車的景,時光彷彿回到了明代
▼9
P1190341.JPG
▲由北門城門上俯瞰明遺聚落

很難找的西門,座落於城隍廟後方的辛氏家廟附近
簡單的城樓造形,紅磚牆搭上紅色瓦和紅色的大樓,像是廟前的戲台建築
周邊的鄉間景致,讓這座西門有些突兀
▼10
P1190352.JPG
▲金門城的西門,紅磚牆搭上紅色瓦和紅色的大樓,像是廟前的戲台
▼11
P1190353.JPG
▲西門前的石板路,右前方歇山頂的建築是真正的戲台

重建的南門,就是金門酒廠的大門,造形為西門的豪華版
同樣是紅磚紅瓦,城樓的重歇山頂營造宏偉的氣勢
底下的紅樓城牆,看得出來已是酒廠屋舍的一部份

P1190331.JPG
▲南門現為金門酒廠重建的大門,紅磚紅瓦加上重歇山頂,營造宏偉的氣勢 #12

新建的東門位於珠水路上金門城的入口,除了主門外兩旁還有小門
城門建築明顯是在以能通過大型車的前提下所設計,很像遊樂園入口的牌樓收費亭般
這座城門應該也只有取其東「門」的意象,而未有「東門」的復舊意圖
筆者也能理解當初為何要將東門蓋得這麼奇怪,主因即珠水路為金門城主要聯外道路之一
如果城門開口太小,連公車都進不去的話,那不如不建
畢竟仿古建築仍需要與現代民生取得協調

P1190320.JPG
珠水路上的東門,怪怪的樣子實乃為了能通過大型車而設計 #13



   →  珠水路       翟山坑道   

從金門城出發,向東沿珠水路前進,到了古崗湖附近,有個叉路可通往翟山坑道
翟山坑道在1966年完工,1998年對外開放,為國軍防禦的地下碉堡
包括可停放多艘小艇的地下碼頭,可想當年官兵挖坑道時的艱辛

P1180989.JPG
通往翟山坑道的路 #14

P1180984.JPG
▲翟山坑道地下碼頭一景 #15

P1180973.JPG
▲翟山坑道地下碼頭,樓梯是通往地面的坑道 #16


  → 環島西路一段     珠山  

珠山聚落為環島西路的起點
環島西路共有二段,一段為珠山至金城,二段為金城至林厝
總長度為7公里,為縱貫金門島西部的一條路
環島西路一段,尚有西海路、金山路等路網替代;二段則有平行的慈湖路

P1180593.JPG
▲珠山聚落為環島西路一段的起點 #17

環島西路起點旁的珠山聚落,屬於薛氏家族所有
金門很多類似的聚落,一聚落一個姓,屬宗族聚落,也是典型的集村式聚落
多數聚落保留至今,被「現代」元素破壞的不多,房舍多數仍維持傳統的閩式建築

P1190004.JPG
▲環島西路一段起點旁的珠山聚落,為薛氏家族所有 #18
 
珠山聚落的建築大多為馬背脊,也是金門常見的閩式建築
宗祠、宗廟或職官人家則為燕尾脊,兩者有明顯的功能性
另外,和傳統的閩式聚落一樣,珠山聚落前亦有一半圓形的風水池
風水池除了作為水庫外,冬季可過濾風沙,緊急時可救火或排水,且水亦象徵錢財
畢竟人類生活若離開了水,就離開了生命的泉源

P1180990.JPG
▲風水池及聚落一景,後方綠樹為雞奄山 #19

P1180999.JPG
▲珠山聚落內的「三落大厝」馬背脊閩式建築 #20

珠山聚落目前在正進行「復舊」工程,所有的道路均還原為石板路或者紅磚路
經過戰火襲擊,再加上二十世紀中末期水泥、柏油的洗禮
許多聚落愈來愈現代,成為雜亂無章的社區
不曉得為什麼,時代在進步,但台灣的住宅區卻變得愈來愈醜
反而這些古代建築聚落能維持一貫的風格、調性和美學
所以為了推廣金門的觀光資源,許多聚落都在進行修復
縣府也鼓勵民眾以古厝翻新的方式取代新建樓房

P1190007.JPG
▲珠山聚落風水池軸線上的薛氏大宗祠 #21

P1180995.JPG
▲珠山聚落的將軍第 #22

在珠山聚落內,除了古厝,還有另一種「現代閩式樓房」
也就是在鋼筋水泥的建築結構裡,外牆改用紅磚色,甚至屋頂也來個馬背脊
類似的建築還不少,不管是居民有意識地讓外觀融入整理環境,還是政府強制推動
畢竟我們也不能強迫金門人永遠住在古厝裡,所以仿閩式的新樓房,倒也是個不錯的選項
至少,珠山聚落仍保有它紅磚樸素的樣貌,對文化、對觀光而言,都是正面的

P1180996.JPG
▲珠山聚落內的現代閩式樓房 #23


  →  環島西路一段   
    官裡  

由珠山沿環島西路前行1公里,來到環島南路的起點路口
在環島西路、環島南路的路口旁,另有一聚落:官裡
官裡的規模較珠山小,但聚落內亦有一座風水池

P1180596.JPG
▲環島西路與環島南路口,左前方即官裡聚落(逆樁拍攝) #24

官裡聚落為許氏家族所有,格局較珠山方正許多
建築大多為燕尾脊,保留的廣場空地也較大
但人潮相對也少很多,或許不在重點復舊的名單內
聚落裡的道路和廣場多是水泥地為主,但也不失其古樸的風貌

P1190014.JPG
▲官裡聚落一景,房舍均以燕尾脊為主,道路廣場仍為水泥舖面 #25

P1190010.JPG
▲官裡聚落的二落大厝 #26


  → 環島西路一段      官裡→金城   

從官裡出發,環島西路維持著金門道路常見的情況
在夾道的綠樹中前進,二線道的路幅,沒什麼車的流量
路邊的水田果園偶見三兩隻黃牛歇息著,一切顯得愜意

金門的路,除了路名牌外,重要路口亦會出現相關的分離式指標
縱使金門不在公路總局的轄區內,但金門的指標系統亦均比照公路總局的樣式

P1180594.JPG
▲環島西路與環島南路前的分離式指標(逆樁拍攝) #27

P1180593.JPG
▲環島西路的風情是金門道路的典型風格 #28

P1180595.JPG
▲金門常見路邊的黃牛 #29

由官裡前行約800公尺,來到吳厝
這裡是環島西路與泰仰路的三叉路口
泰仰路直行可接西海路至水頭碼頭,目前已成交通較繁忙的道路之一

P1180592.JPG
▲環島西路及泰仰路(右前方)路口(逆樁拍攝) #30

P1180591.JPG
▲環島西路及泰仰路口前的分離式指標(逆樁拍攝) #31

來到吳厝,金城市區也快到了
環島西路用筆直的身影直奔金城市中心
只見兩旁建築愈來愈多,甚至燦坤3C也來金門湊熱鬧

P1180590.JPG
▲環島西路莒光樓入口前(逆樁拍攝) #32

P1180588.JPG
▲環島西路金城市區前(逆樁拍攝) #33

環島西路來到了金城鎮的東門圓環
東門圓環串接了三條路:伯玉路(中央公路)、民生路和環島西路
這處圓環也是環島西路一段的終點,二段則在另一頭……
是的,環島西路並沒有接通在一塊,一段與二段是分隔兩地的兩條路
至於為何如此設計?或許有其歷史淵源,筆者找不到資料,暫此存疑

另外,金門早期許多路口都以小圓環來取代紅綠燈
至今仍保留許多圓環,每座圓環都有自己的特色
例如環島西路、伯玉路和民生路的這處圓環,已被美化為金門高樑酒瓶的造形
早年應該是座軍事碉堡

P1180471.JPG
▲環島西路、伯玉路(右前)及民生路(左)圓環,此亦環島西路一段的終點 #34

P1180580.JPG
▲金城市區一景(民生路146巷) #35


  → 環島西路二段      金城→林厝  

到了圓環,順著民生路穿越金城市區後,再右轉民權路即可來到環島西路二段
環島西路二段的路口也是環島北路的起點,剛好落在金城鎮與金寧鄉的界線上
不過金門的鄉鎮界線並不明顯,全縣都市規劃不太理會鄉鎮界,就像省直轄市的區界般

起點的路口早年應該也是座圓環,圓環的好處是不必設置紅綠燈
但車流量增多時,便會增加圓環的負荷,所以改以紅綠燈來控制
這點在金門最繁忙的道路-環島北路特別明顯

P1180472.JPG
▲環島西路二段(左)與環島北路一段的起點路口 #36

駛入環島西路二段,冏異於環島西路一段的景觀視野映入眼簾
環島西路二段兩旁的行道樹以木麻黃為主,道路筆直
可說是另一種金門道路的典型

P1180473.JPG
▲環島西路二段兩旁的行道樹以木麻黃為主 #37

由二段起點行駛500公尺,來到大學路三叉口,這裡是國立金門大學的另一出口
金門大學的兩條聯絡道分別連接環島北路和環島西路,其中環島北路是主要的出入口
但兩邊的出入口都設置有相關的意象牌

P1180474.JPG
▲環島西路二段與金門大學聯絡道口 #38

接著再繼續在涼爽的木麻黃林中前行
木麻黃夾道的路,台灣似乎不常見,但在金門卻是常態
筆直的道路兩旁幾乎沒有住家,因為大部份的住宅都集中在聚落裡
由大學路口前行1公里,來到另三叉路口,屬通往安岐聚落的瓊安路

P1180481.JPG
▲環島西路二段瓊安路口前的分離式指標 #39

P1180483.JPG
▲環島西路二段(直行)與瓊安路口 #40

由瓊安路口繼行環島西路二段,約700公尺後有一個彎道
在連續筆直的路段走久了,看到這處彎道時心中竟然有些興奮
正好一輛11路公車(金城-頂寧線)出現在眼前

P1180484.JPG
▲環島西路二段的大彎道以及11路公車 #40a

過了彎道後,環島西路二段又變成筆直的道路
但兩旁的視野也跟著開闊了,由茂盛的樹林變成農園
由於金門不適種植水稻,作物大多以高樑為主
甚至一塊大草原就任由黃牛們吃草喝水,好似一幅放牧的油畫

P1180487.JPG
▲環島西路二段西浦頭段的視野 #41

P1180491.JPG
▲路旁一塊大草原,任由黃牛們吃草喝水,好似一幅放牧的油畫 #42

從西浦頭前行1.6公里後,接上頂林路,也宣告環島西路的終點到了
這裡有一座大圓環,現已整建為為「古寧頭和平紀念廣場」
廣場中央的「雙鯉迎珠」石雕象徵著和平的希望
戰亂時期,國共在金門都死了不少可憐的阿兵哥,遭波及的民眾更不計其數

P1180495.JPG
▲環島西路終點前的路標,前方為頂林路及大圓環 #43

P1180499.JPG
▲大圓環整建為金門古寧頭和平紀念廣場,雙鯉迎珠的石雕象徵著和平永續   #44


  → 頂林路     古寧頭.北山  

和平廣場的圓環進入頂林路,不一會就到了古寧頭的意象牌樓
碉堡般的城門,上面是一位戍守阿兵哥的雕像
乍看還真以為有人站在上方
至於古寧頭戰史館,因為筆者到訪時已經打烊了,留給未來再來造訪

P1180505.JPG
▲頂林路上的古寧頭意象牌樓 #45

古寧頭包括現在的林厝及北山兩村,也是當年戰事最激烈的地方
共軍佔領了一棟洋樓,並以此為指揮所調兵遣將,在林厝發生激烈的巷戰
當然,當時的洋樓也成為國軍必取的目標,裡裡外外槍林彈雨
半毀的洋樓,牆壁滿佈彈孔,刻意被保存下帝,告訴世人和平的可貫

P1180507.JPG
▲當年被共軍佔領的北山洋樓,如今樓半毀,牆面滿佈彈孔 #46

前述優良的金門道路系統,沒想到在北山完全失效,路牌、路標全都不見了
不知道是不是還在防範共軍再度登陸?
所以,拿著地圖也多大效果,原本目的地北海斷崖,在誤打誤撞來到了南山林道
然後跑到一處不知名的海邊,這海邊應該是烏沙頭海岸的西北角
往西可眺望廈門市,往南則是小金門,剛好正逢夕陽無限好的時分
於是索性佇足在此欣賞日落廈門的美景

P1180523.JPG
▲南山林道附近的烏沙頭海邊欣賞的日落廈門之美景 #47


  → 慈湖路三段      慈湖 

從南山林道接上慈湖路,來到寧湖路與慈湖路的三叉路口
這座路口設計成三角形圓環,也是金門常見的圓環樣式
三角圓環中央是有座單柱綠瓦的小亭-清泉亭

P1180528.JPG
▲慈湖寧湖路口的清泉亭 #48

慈湖路是平行於環島西路二段的道路,平行線的中央隔著一座慈湖
由清泉亭出發,慈湖路三段的兩旁依舊是夾道的行道樹
這裡以金門原生植物-黃槿樹為主,好似一片樹牆下的路塹般

P1180529.JPG
▲慈湖路三段,兩旁樹牆是金門原生植物黃槿樹 #49

從清泉亭出發約800公尺後,來到了慈湖之堤
慈堤前有一座「三角堡」,是早年國軍監視對岸及金廈水道的據點之一
堡前停放許多戰車,目前大概展示功能居多

P1180535.JPG
▲三角保及其前方停放的戰車 #50

慈湖本為一座潟湖,而後國軍築了一座長堤「慈堤」後
成為半鹹水湖的水澤地,也是候鳥棲息的地點之一
慈堤邊可以直接通到沙灘,只見三兩人群在海邊或戲或望,享受夕陽西下的海風
這景像在戰亂時期大概是難以想像
早年為了防止共軍水鬼摸上岸,金門海邊幾乎佈滿了地雷
如今除雷計畫如火如塗,愈來愈多美麗的海邊對外開放
慈堤旁這座觀賞夕陽的「慈湖落日」沙灘,也就成為不可多得的好去處

雖然慈堤旁的沙灘可以看見對岸的小金門,以及更遠的對岸廈門
但比較起來,筆者方才在烏沙頭附近的無名海灘所見的視野,其實更勝於此

P1180540.JPG
▲慈堤旁的沙灘,對面的島嶼為小金門 #51

P1180538.JPG
▲慈湖及慈堤(慈湖路) #52


  → 慈湖路二段      湖下  

慈湖路三段過了慈堤後,出現了慈湖路唯一的中央分隔島
分隔島很短,約10公尺長,作用不明,中央似有石雕
由此前去,慈湖路三段也換成了二段

P1180549.JPG
▲慈湖路三段與二段交界的中央分隔島 #53

從慈堤出發約1公里後,來到楊姓宗族的湖下聚落
湖下聚落有三座連間五腳基的洋樓,方正的外觀飾以對稱的圓拱門
乍看下與台灣日治時期圓拱門的亭仔腳騎樓有些相像
金門的洋樓大多是經商致富時所修建,均是當時豪宅的象徵
有趣的是,在這三座洋樓旁增建的新樓,樓高和外觀竟也仿造三棟洋樓的規格
神不知鬼不覺靜悄悄地混入洋樓群中,但終究還是露了陷
洋樓的走廊和陽台均為拱門造形,新蓋的樓則是毫無特色的方正開口
但不論如何,至少新樓沒有破壞整體景觀
說明了金門人新建的建築是有自覺性地與既有建築取得協調和平衡

P1180553.JPG
▲湖下聚落的三棟洋樓,左邊增建的新樓也盡量融入洋樓的氛圍中 #54

P1180558.JPG
▲慈湖路二段湖下段 #55


  → 慈湖路一段      下埔下  

從慈湖路二段續行,來到慈湖路一段,這時路邊又出現另一座小聚落-下埔下
下埔下是侯姓的宗族聚落,規模不大卻也保留許多舊建築
部份的古厝正在翻新中,雖然我們印象中的古厝一定要有破破舊舊的外牆
但這些古厝剛落成時,想必也曾閃亮新潁的一陣子
而且我們也沒權力要屋主一直住在破舊的房子裡
翻修後的古厝,外觀也是閃亮新潁,也是賦予新生命的開始
筆者是持正面的態度看待這一切的

P1180562.JPG
▲下埔下剛剛翻新完成的一落四櫸頭式建築 #56

另外金門還有許多融合閩式建築的洋樓,例如下埔下的8號洋樓
建築主體通常是五腳基的雙層樓,屋頂是閩式的硬歇山式
但在前院增加二條護龍,成為「一落二櫸頭」的樣式
建材也是以傳統的紅磚和人字、丁字花崗基座為主
櫸頭本身卻採用平板屋頂,因若採閩式斜頂,勢必會擋住主建築二樓的陽台

P1180561.JPG
▲下埔下其中一座融合洋樓及閩式建築的古厝 #57


  →尾      下一站,環島南路  

筆者金門的第一篇文章行筆至此
大抵西半部的區域都點過水了,雖然仍無法面面俱到
金門是個具有無限魅力的人文之島,如果要來這裡High,可能會很失望
但若想來趟人文歷史與建築的旅程,保證有無窮的收獲
而且真要細細品嚐的話,可能一個星期都還不太夠
下一篇的金門路之行系列,將會介紹環島南路以及周邊的點


註:
關於更多金門大小事,筆者推薦一個部落格:【北雁南飛-金門
作者北雁南飛用心地整理了金門文史及生活的資訊,值得一逛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極冰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