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山線鐵路在1998年退役後,荒廢了近十個年頭
2010年七月三義至泰安路段修復完工,並行駛三個月的觀光列車
包括三義、勝興、泰安以及新設的龍騰站,構成觀光潛力無窮的新支線鐵路
未來除了定期行駛列車外,也計畫在假日讓CK124蒸氣火車頭載運舊鐵路的回憶

P1020672拷貝.jpg

隨著舊山線鐵路復駛在即,台鐵在2010年暑期推出一連串的舊山線郵輪式列車
其中每週三均是CK124蒸氣火車頭拉著數節普通車廂爬上勝興坡
其餘的班次則為復古藍色塗裝的R40柴電車頭牽引
就這點而言,台鐵的行銷創意終於有了突破
以往火車「被」復古塗裝,通常是民間團體包車並自費要求
這次台鐵主動將3輛柴電車頭改為藍色塗裝,並擔任舊山線的復駛任務
也成功吸引大批觀光客、鐵道迷前來朝聖
(雖然這藍色不太正確,詳洪致文先生〈林口線的DL深藍曲〉)

舊山線鐵路從三義至后里,全長16公里
1999年之前,凡是經過台中的火車都會行經這條路線
當然也包括陡坡之上的勝興車站,創造了許多傳奇
舊山線廢線之後,荒廢了好幾年,經過相關人士的奔波下才又開始修復
並打算委外經營,目前仍在招商中

舊山線修復的路段從三義至泰安,除了原有的勝興站,還新增一座「龍騰站」
至於泰安至后里,路基嚴重崩壞,目前尚未修復

舊山線.jpg


三義車站,位於新舊山線的起點,也是長達七公里的「三義隧道」起點
三義這座以木雕聞名的小鎮,火車站在改建後,完全失去木造工藝的特色
目前的站房全以紅色仿磚式壁磚為外妝
搭配起銀色的「三義車站」站名牌,倒也是有幾分質感

P1010711.JPG
01▲三義車站外觀

月台設計是鋼筋混凝土,頂棚為平頂,屬80~90年代車站改建的標準形式
現代新建的車站,頂棚又恢復成倒V字形或者斜頂
月台上的站名牌則換上了木匾形式,稍微嗅到了一絲「木」的氣質

P1010627.JPG
02▲三義車站的月台,右邊為第一月台,中間為第二月台,左邊是第三月台

P1010629.JPG
03▲月台上的站名牌是木匾設計,充分展現三義的文化

為了舊山線的復駛,三義車站新增一座側式的第三月台
成為擁有二島一側的火車站,躍升為「三座月台俱樂部」的成員
不過第三月台專供舊山線使用,也可因應未來委外經營時的單純性

P1010642.JPG
04▲第三月台的指標

P1010621.JPG
05▲停靠第三月台的藍色R40機車頭及普通車廂

第三月台搭建的樣式非常現代化
流線造形的白色鋼梁,頂棚則是金屬浪板,看得出來是輕量化的作品
白色的主色,也許是配合一、二月台的白磚
月台邊緊臨著馬路,若要設置後站出口應該也不太難

P1010695.JPG
06▲三義車站第三月台

第三月台的站名牌換上仿JR東日本風格的版面
雖然台鐵近期大量出現新版面的站名牌,但每面的字體字形、大小、排版卻不太一樣
三義這面站名牌,乍看下沒問題,卻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原來是「勝興」沒有加註英文

P1010643.JPG
07▲三義車站第三月台站名牌

在活動期間,每天各發2班車行駛舊山線
發車的空檔,列車就停在三義車站第三月台靜候
擔任舊山線行駛任務的,是TP(K)型式的普通車廂
這批車廂為1975年印度進口,早年俗稱「印度仔」
在台灣鐵路運行了三十多年後,曾淪落為大家避之惟恐不及的破舊車廂
現在因懷舊休閒風潮的興起,加上文化保存的觀念漸漸深入民心
反倒讓TP(K)有了回春的空間,在晚年擔任觀光的任務

這批通勤式普通車窗均採個人小方窗設計,一面有2個車門
塗裝是深藍底色加上白線條,是早年台鐵的顏色印象

P1010750.JPG
08▲擔任舊山線復駛觀光任務的TP(K)通勤普通車廂

P1010647.JPG
09▲新製的「三義=泰安」側面行先牌

想當年,普通車幾乎是經濟能力有限的平民車,地位約等同於現在的區間車
但普通車班次更少、行駛時間更慢,台北到新竹要2個小時
唯一高級的是它的「自動門」,小時候都覺得,這車門很聰明好厲害,會自己開關

P1010664.JPG
10▲車內的自動門,是台鐵早年最先進的車門

說到車門,早年不論是莒光、自強、普通車,車門均有2階的高度
當然月台都是對應著車門第一階的平面
當普通車停靠在勝興車站月台時,月台與車門第一階竟然對得恰到好處
而且月台與車門的間縫小得一隻腳都穿不過,訴說著當年設計者對安全問題一點都不馬虎

P1010780.JPG
11▲TP(K)普通車車門與勝興車站的月台間的間縫很小,且也維持著同一平面

這批TP(K)的外觀和內裝都有整理過,除了外觀明顯的新漆外
內裝上,座椅換上新的「皮」,地板也用草綠漆刷過,取代原先髒污不堪的灰黑地板
整體看起來乾淨不少
綠色皮椅加上木飾紋側板,重建熟悉的台鐵三等車色系
兩者搭出來的色彩倒是和諧又低調
但皮椅的顏色似乎過深,有些走味

P1010684.JPG
12▲TP(K)普通車廂,車內已經整理過,換上新皮椅,地板亦刷上新漆

TP(K)既身為通勤車種,座椅也就使用非字形的通勤式配置
兩車門中間的區塊,都是豎挺著椅背的雙人座席
雖然無法躺下來,但舒適度卻比現在的區間車要好上數倍,至少可以靠著它睡個好覺
車門兩旁的區塊,設置長條形的座椅,樣式就如同現在的區間車
車廂兩端,另外有兩兩相對的雙人席,如果中間再架個小桌即可湊四家
若是用來相親應該更合適

P1010687.JPG
13▲車門兩側的長條式坐席

P1010689.JPG
14▲車廂兩端的兩兩相對式相親座

天花板的部份,除了既有的行李架,還有轉呀轉的大同電風扇
但炎熱的夏日,任憑電風扇怎麼努力地轉呀轉,還是比不過列車行進時窗戶透進來的涼風
復古懷舊的元素除了電風扇,沒有更新的手拉環尼龍帶,也透露了35年老車廂的舊情懷

P1010692.JPG
15▲車頂電風扇、未更新的手拉環尼龍帶,透露出35年老車廂舊情懷

至於牽引的客車的火車頭,則是R55、R40以及CK124
常態都是前、後都有火車頭以方便返程
車尾端也可以提供「推」力讓火車爬上坡,尤其是CK124擔任車頭時
只是其中的R55是橘色車身,與普通車藍藍的車廂極不協調,是美中大不足

P1010746.JPG
16▲R55火車頭的橘色,與普通車廂藍色車身極不協調,是美中大不足

P1010766.JPG
17▲R40火車頭的藍色車身,牽引著藍色車廂,視覺舒服多了

另外一項重頭戲是CK124
CK124蒸氣火車被台鐵復活後,成為新一代觀光招牌
全台灣只要是特別活動都看得到它的身影
這股風潮倒是和日本異曲同工,都是藉由蒸氣火車來創造鐵路的新商機

縱使科技日新月異,但最舊的聲音卻總是最深植人心的
比如柴電火車頭隆隆隆的引擎聲,就比電化車頭低吟的馬達聲更「動聽」
但若抬出蒸氣車頭,「嘟~嘟~慶嗆慶嗆」,卻是全國上下老人小孩都會模仿的火車聲
幾天前步行時,路邊一群小孩子正在玩「火車遊戲」
一群人合力喊著「嘟~嘟~慶嗆慶嗆」,雙手還一面模仿蒸氣車輪運行的軌跡
雖然蒸氣火車頭早就遠離現代人的生活,甚至不容易遇到
但它的形象,卻是一直傳承下去,成為多數人對火車的印象,想來都覺得神奇

P1020703.JPG
18▲CK124蒸氣火車頭,停放於泰安車站

舊山線復駛也請來CK124擔任要角,以每周行駛一次的頻率發車
但筆者當時沒有時間可以追火車,只能利用某個周三的空檔,衝到泰安車站瞻仰一番
抵達泰安時,列車即將返程,已經掛上兩顆鮮紅的車尾燈
網路上優美的CK124作品及動畫也很多,這裡就勉強丟個幾張讓大家瀏覽瀏覽

P1020663.JPG
19▲CK124蒸氣火車頭側面

P1020684.JPG
20▲CK124蒸氣火車頭噴煙

CK124屬水槽式蒸氣火車頭,不需要煤水車也可以行走
但台鐵還是為CK124打造了專屬煤水車,編號為「14CWㄇㄕㄔ」
除可放置煤、水外,還有點火用的木柴,以及零零總總的維修保養工具
可說是CK124最得力的小助理

P1020664.JPG
21▲CK124後方的專屬煤水車,是CK124得力的小助理

老實說,自從CK124復駛以來,筆者一次都沒追過
這趟抽空的泰安行,是第一次看見蒸氣火車頭行駛的英姿
雖然它是被拖著「倒退嚕」,但還是噴出了大量煙霧
讓人想到台灣第一輛火車頭「騰雲號」,名稱真的是非常貼切

P1020720.JPG
22▲倒退嚕的CK124蒸氣火車頭,仍噴出大量煙霧,如騰雲般

接著我們回到「舊山線」本身吧
筆者所搭的,正是R55+R40組成的觀光列車
列車出發後,涼風吹了進來,趕走夏日的蒸烤
眼前的風景既是陌生,又是熟悉
10公里長的三義隧道通車後,三義至后里間,有一半全被黑漆漆的幽暗世界所取代
風光明媚的綠芽藍天和房舍,早被遺忘在回憶中的泛黃照片裡

P1010724.JPG
23▲水泥體下方,即為三義隧道三義端

在樹蔭間行駛,一路上坡,來到勝興車站
當長達10公里的三義隧道在1998年完工後,火車不必再氣喘噓噓爬上勝興車站時
這座台鐵最高的火車站反倒才紅遍天下,成為今天的觀光聖地
就像藝術家一樣,總在過世之後作品才大紫大紅大賣座

P1010742.JPG
24▲勝興車站「台鐵海拔最高點」的紀念碑

P1010800.JPG
25▲勝興車站站房

勝興車站設有一座島式及一座側式月台,共有三股道
營運時,勝興的旅客雖然稀少,但主要任務為號誌站的指揮能力
當時山線鐵路多為單線軌道,位處三義與泰安中間的勝興,可供提供列車待避
隨著山線列車的頻繁,密集的待避也成為不得不然的辦法
最後在山線全面雙軌化以及鐵路改線後,勝興車站才功成身退

P1010751.JPG
26▲勝興車站第二月台

P1010777.JPG
27▲勝興車站第一月台

舊山線雖然「復駛」了,但也不再使用電氣化設備
全線改以柴油機車拉著火車爬上坡
當年的電桿設備,成了變相的遺跡,甚至被藤蔓植物攻克,垂下一絲絲的枯黃
要不是後方民宿的人氣,這幅畫面也許會成為奇談怪聞中的經典吧

P1010743.JPG
28▲早年電氣化的設備已廢而不用,甚至被藤蔓植物攻克,垂下一絲絲的枯黃

P1010798.JPG
29▲隨處可見的電氣化遺跡

目前的勝興車站月台,巧妙地擁有「三代」台鐵里程站名牌
包括舊式的木造站名牌,頹圯地被冷落在第二月台,不知道何年何月會被拆去升火當木炭
第二月台還有一面燈箱式牌,是上一代的樣式,站名以書法字體書寫,下方帶有藍紅線條
其實筆者很喜歡這個板面,比起新式的仿JR東日本風格,它更具台鐵魅力和特色
而火車停靠的第一月台,站名牌就換上JR東日本風格的新樣式了
只是「勝興」的英文也消失,不曉得補上了沒?

P1010754.JPG
30▲第二月台上的舊式木製站名牌,頹圯地佇立,不知道何年何月會消失

P1010752.JPG
31▲上一代的站名牌,版面比起仿JR東日本風格更具台鐵魅力

P1010782.JPG
32▲第三代的站名牌,仿JR東日本的風格,但勝興的英文字消失了

勝興車站南邊的二號隧道,是台灣鐵路著名的「拍攝點」
幾乎各型列車上氣不接下氣出洞的照片都找得到
在沒有火車行駛的日子,這座隧道也成為大家探險的目標

P1010744.JPG
33▲勝興車站南方的二號隧道

從勝興啟程後,一會在蟬鳴的林間,一會在偶有遊客招手的路旁
列車悠哉地走過這段曾經的繁華路線
出了二號隧道不久,路線東邊有條叉出的鐵路
它不是什麼神秘的支線通往九又四分之三月台
而是為了列車安全的折返側線
(感謝Jacob的訊息)

P1010945.JPG
34▲二號隧道出口不遠處的分岔,為安全側線

舊山線三義起點的8.3k-龍騰車站
龍騰車站全是為了龍騰斷橋而設置的站,嚴格說來不是車站,僅有簡易月台一座
站牌、站房甚至站名牌一應俱無
簡易月台的鐵板地面,對於多雨山區而言極易因失滑而摔跤
更別說是護欄上的木板,毫無防護層,過沒幾年必會被青苔攻佔,然後逐漸腐爛生香菇

筆者倒以為,既然為了觀光而活,不如直接讓「龍騰車站」成為正式火車站
這座極具氣勢的站名,還可販售「龍騰」的硬紙票,如「龍騰-富貴」,多貴氣的組合!

P1010811.JPG
35▲龍騰車站的簡易月台,站牌、站房甚至站名牌一應俱無

P1010814.JPG
36▲龍騰車站出入口,乘客們依序出站

筆者回程時,在龍騰車站遇到一位拍火車的鐵道迷
也許錯過了拍攝時間,鐵道迷在月台上追著火車跑
車上乘客們看到這一幕,直喊著「加油」!有的還比出大姆指
跑到終點時,鐵道迷拿出相機拍攝,車上乘客也和從大姆指變成Say Goodbye
留下下面這張有趣的畫面

P1010940.JPG
37▲龍騰車站簡易月台的尾端,以及拍照的鐵道迷

龍騰車站出站步行一分鐘即可抵達斷橋處
「龍騰斷橋」當然不可能在一開始就被命名為「斷橋」,也不是生來就是斷橋的模樣
早期當地地名為「魚藤坪」,「魚藤」意即補魚所用的藤製品
跨越鯉魚潭水庫的紅色的磚造拱橋即「魚藤坪橋」
魚藤坪橋於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被震毀
地名「魚藤坪」也被認為不吉利,因為「關刀斬魚藤,魚藤毒鯉魚」
所以1954年之後改名為「龍騰」,至於斷橋則被埋在荒煙漫草中
921大地震,又搖落了一塊拱頂的結構物,更添一筆遺跡之感
現在龍騰斷橋現址已被整理成園區,青青綠草襯托著紅磚殘橋
絕佳的美學畫面刻畫兩種截然不同的意境
遠看是萬綠叢中一抹紅
近而觀之,高聳的橋墩仍帶給視覺一股震撼

P1010933.JPG
38▲龍騰斷橋周邊被整理成園區,青青綠草襯托著紅磚殘橋

P1010825.JPG
39▲近看龍騰斷橋,高聳的橋墩仍帶給視覺一股震撼美;下方拱頂結構是921所搖落的

P1010831.JPG
40▲紅磚的斷橋頂部特寫

從龍騰出發後,眼光突然一片湖光山色
這片水澤即鯉魚潭水庫下游疏洪區,有一座水利署的輸水管線
遠方還能看見鯉魚潭水庫的大霸

P1010926.JPG
41▲鯉魚潭水庫下游的疏洪區

過了鯉魚潭,一連穿過四座連續隧道
走過最長的七號隧道後,再跨越大安溪花樑鋼橋後
舊泰安車站也即將抵達了

泰安車站隨著山線鐵路改線,與勝興車站一同退休
但台鐵在泰安車站約2公里遠外的新山線,設置新的泰安車站
新的泰安車站位於高架橋下方,意外成為台鐵第一座高架車站(如果多良不算的話)
至於舊的泰安站房,屬日治時期的水泥建築,黃棕色的壁面、典雅的立柱,氣質清秀

P1020795.JPG
42▲泰安車站站房

P1020749.JPG
43▲站在泰安車站遠望2公里遠的新山線高架橋及新的泰安車站

雖然舊泰安同勝興站一塊退下,但名氣卻比不上勝興車站
也意外讓它保有樸實的寧靜,靜靜體驗它的雅緻
甚至,在難得的午後,慵懶地坐在候車席上等候著不知何年何月才進站的火車

P1020773.JPG
44▲泰安車站側邊特寫

P1010863.JPG
45▲昔日的出站收票口

舊泰安車站維護得非常好,打從它退休的時候,雖然沒有火車,卻讓它更乾淨
看來應該有一群默默付出的朋友細心維護著它,並不時打掃
售票口旁還掛有停駛前的時刻表,車種就只有「電車」和「平快」,彷彿時空就此凝結般

P1020778.JPG
46
泰安車站站內候車席,整體環境維護得非常好

P1020779.JPG
47▲昔日售票口,牆上還掛著停駛前的時刻表

泰安車站最特別的是,前往月台時,得先走過小隧道,再爬樓梯上月台
因為地形的因素,月台比較高,站房在低處,形成得天獨厚的立體穿越道
類似配置的車站還有大武、雙溪、東澳、豐富等站

P1010870.JPG
48▲通往月台的穿越道

P1010872.JPG
49▲月台上的樓梯出口

舊泰安車站只有一座島式月台,但腹地寬廣,共有四股道
作用同勝興車站,可提供列車待避之用
而孤獨的島式月台,配上「介」字形的候車雨棚,輔以樹色山景
可說是台灣鐵路少見的幽靜閑情

P1020746.JPG
50▲泰安車站月台,候車雨棚,輔以樹色山景,是台灣鐵路少見的幽靜的閑情

隨著舊山線的復駛,泰安車站也做了些準備,例如增設JR東日本風格的站名牌
站間里程只有往北的「勝興」8.6K,「勝興」同樣沒有英文
至於往南的「后里」,因修復無期,暫時也未標上去
月台上的頂棚裡,也另外加掛一面三義風格的木匾站名牌

P1010849.JPG
51▲泰安車站月台上的JR東日本風格站名牌

P1010876.JPG
52▲雨棚裡加掛一面三義風格的木匾站名牌

為了迎接舊山線復駛帶來的觀光潮,泰安車站外的中31區道換上了紅色的路面
只是觀光列車的乘客在此無法長時間停留,加上店家也沒有提供強烈特色的商品
搭乘觀光列車來的,頂多買買飲料,隨手丟些空的瓶罐
然後拍拍蒸氣火車,再到廁所解決一下民生之需就搭車北返了
要是真問起他們對泰安的印象,可能會搔搔頭跟你說「可以泡溫泉吧」
(苗栗縣有個泰安鄉,以溫泉聞名;台中市后里區泰安里,則沒沒無名)
真正想要來享受泰安風情的,大多數是自行駕車前來
此間的差異,也讓泰安店家大失所望,但台灣的觀光產業就是這麼回事
如何營造泰安商圈,讓它有別於清一色的老街,是站前店家們該坐下來好好商議的課題

P1020793.JPG
53▲探上紅柏油迎接舊山線復駛的泰安車站前的中31區道

目前台鐵積極要把舊山線標出去,還包括站區的經營權
但招標過程一直不順利,未來會如何還未知數
也或許會循林口線模式讓苗栗縣政府自己玩也不一定
總之,舊山線在常態復駛後,應會成為台灣新興的觀光支線鐵路
再加上現有勝興車站的魅力,還可以紓緩勝興的「車」潮,鼓勵大家搭車前往
復駛後,不妨讓「泰安車站」的頭銜還給真正的泰安車站
新山線高架橋下的泰安車站,另外命名為「新泰安車站」
並朝規劃中的行駛假日4個往復的蒸氣火車
期待著有這麼一日

P1020694.JPG
54▲希望未來蒸氣火車能常態行駛於舊山線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極冰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