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宜蘭線有座迷人的火車站
冬瓜棚的工藝意象,構築出交錯藤蔓的月台頂棚
除了建築造景,冬山車站風箏主題的裝置藝術
以及各種不經意出現在小角落的藝術飾品,讓車站處處充滿驚喜
畫布般的蘭陽平原,藝廊般的冬山車站,人文風采盡收眼裡

P1000590拷貝.jpg


台鐵冬山站當屬台鐵所有火車站之中,最讓人驚艷的一座
比起松山南港那種大樓式的站體,或者是百福竹南新改建的新風格
冬山車站可說是最不像台鐵的台鐵車站

為了冬山周邊的景觀及冬山河森林公園,台鐵冬山段早有高架化的計畫
連同冬山車站在內,於2008年4月高架化通車啟用
就功能性而言,台鐵高架化大多是交通或排水考量
例如消除多少平交道、改善排水、增加多少列車容量等
但是冬山車站高架化的景觀休閒因素卻比交通來得大
台灣人長久以來均以「實用至上」為價值觀
「美」的需求不僅僅是「其次」,甚至是「可有可無」
也導致咱們國民教育的美學素養相關課程,多半被拿來玩數字遊戲或者快樂ABC
就像這篇文章,如果我們說,冬山車站為了景觀而高架
或許會有人以「營養午餐幣」做為換算的參考基準
可是當親身感受冬山車站的工藝之美時
我們反倒會覺得,台灣的生活,就是缺少這樣的元素
「火車站」本身,也漸漸朝著景點化的方向邁進
或許未來會出現以特殊造形車站為主的郵輪式列車也不一定

P1000684.JPG
01▲台鐵宜蘭冬山段高架化,景觀的考量大於交通需求

P1000725.JPG
02▲藍天綠茵,冬山鄉猶如畫布般的景緻

冬山鄉舊名「冬瓜山」
所以冬山車站設計意象是「瓜棚」,回歸到冬山鄉的地名本初
讓瓜寮意象藉由新世紀的元素,喚起在地人的共同記憶
是以月台層一連串彎曲弧形的大跨距鋼條包覆月台
頂棚為白色帆布,遠而望之,就像一道長長的瓜棚飛梭著旅行時空的交疊
以台鐵而言,不論是建材或造形,都是難得的經驗

P1000663.JPG
03▲冬山車站設計意象為「瓜棚」

P1000629.JPG
04▲「瓜棚」以弧形鋼材做為月台包覆,頂棚則採帆布,是台鐵最具特色的車站

車站的兩端,月台之末,頂棚未被包覆之處
凌散的鋼藤蔓漸次收束
成為環繞月台又飛越藍天的一筆筆星軌

P1000668.JPG
05▲頂棚未被覆處,凌散的鋼藤蔓漸次收束

P1000676.JPG
06▲原本的成興路平交道,高架化後的景觀

除了月台上的瓜棚造形
高架橋橋下全面使用V字形橋墩
正中央的V柱與鐵路垂直,兩旁的V柱則平行於鐵路
一個支撐點總共三座V型橋墩
正好呼應月台上的不規則中的規則圖形
冬山車站從顯眼的瓜棚造景,到不顯眼的橋下立墩
處處都是對現有印象的解放

P1000639.JPG
07▲橋下均使用三面方向不同的V型橋墩

P1000648.JPG
08▲站體處的V型墩柱與建築結合

雖然冬山車站沒有密集的公車經過,車站的南側,仍規劃了公車候車站
候車站以四座水藍色傘狀的鋼棚組合而成,傘棚與車站頂棚同為白色的帆布
目前候車站有冬山鄉公所開行的免費巴士停靠
站牌有詳細的路線圖和時刻表,大約一小時一班車

P1000618.JPG
09▲冬山車站旁的公車候車亭

P1000616.JPG
10▲目前車站有冬山鄉公所開行的免費巴士停靠,站牌有詳細路線和時刻表

車站周邊均是廣場用地
在小樹還沒長高的情況下,正午炙熱的炎夏簡直要把人給蒸發了
北側廣場旁,有一座迷你的島式月台,以及三股道的造景
當然這裡並不是什麼舊路線的保留,因為每一股道的軌距都不太一樣
只是在相對位置上,造景月台與軌道正好是台鐵冬山站高架化前的位置
在高架化之後又設置的造景月台,一方面也保存舊有印象

P1000636.JPG
11▲車站北側廣場,有造景用的島式月台及三股道,可相對應高架化前的位置

P1000634.JPG
12▲鐵軌只舖了一小段,而且軌距不一

冬山車站以區間車為主,只有少數的對號車,站體不需要太大的規模
硬體設施的配置,直接讓橋下空間做為站務、穿堂及旅客大廳
第二層則是橋面上的月台層
橋下唯一的「建築」,以模擬磚牆的外表保留冬山農業生活的象徵
書法字體書寫的「冬山車站」四大字排列在紅磚牆上
設計上,筆者給予100分的肯定!
台鐵所有的車站,「○○車站」四大字往往被框在毫無質感的燈箱裡
近年則多以立體浮雕的深藍色字取代,成為近年車站站名牌的新格式
但冬山車站卻與眾不同
「冬山車站」四大字,以金色行書之筆鑲在紅磚似的牆上
旁飾的局徽及英文,看起來一點都不突兀
假設這面牆被鑲上白底藍字的「冬山站」燈箱(然後英文說不定還拼錯)
整體的質感一定會大幅下降
客倌一定會認為筆者接下來會說「希望未來的台鐵站都能擁有不同的風格」
可是,這個「希望」還沒達到「未來」,就已經幻滅啦!
例如即將通車的沙崙線「長榮大學站」,站名牌只能以糟透了來形容……

P1000615.JPG
13▲冬山車站站體在橋下,仿紅磚牆的外飾配上行書的站名牌,非常具有特色

站體的後端是洗手間,內部空間還算清潔乾淨
後方另外設置一座道班房,以真正的磚牆以及洗石子為建材
從外表來看,可能是舊建築的改建或翻新
道班房其獨立的動線,不會與一般旅客的動線重疊

P1000660.JPG
14▲站體尾端的洗手間

P1000659.JPG
15▲站尾後方的道班房,以磚牆和洗石子設計,並有獨立的動線

P1000655.JPG
16▲行包房旁的站後接送區

如果要搭火車,想走進所謂的「站體」,可能不得其門而入
冬山車站又一特別的設計是旅客大廳採「開放式」設計,它沒有大門
售票處、候車大廳、進出站閘門,直接座落在橋下空間
裡外無隔閡,車站就像公園般,也打破以前大家對於「火車站」的既定印象

P1000624.JPG
17▲冬山車站旅客大廳沒有門,售票口、候車席、驗票閘門均在橋下的開放式空間

旅客候車座椅,也不見台鐵統一格式的藍色塑膠椅
反倒以「花圃」來替代,一座座方形的磚砌苗圃,周邊鋪上木條,就成了候車席
這在台灣的車站中,應該是絕無僅有的候車席了
一座自然與景觀、休閒與公園結合的車站,在冬山
任何一處轉角、設計,都是一處驚喜

P1000654.JPG
18▲開放式的大廳層,磚砌方形花圃就是候車席,在台灣是絕無僅有

P1000713.JPG
19▲售票窗口

車站周邊的藝術造景,除了傘式候車亭以及島式小月台
還有一座風箏塔,五顏六色鮮艷的風箏,由大而小層層相疊而上
風箏亦不忘附上飄動般的彩帶
舊冬山車站的站內,即以風箏做為車站主題點綴在天花板
新的冬山車站完工後,風箏化身為更具藝術氣質的新面貌
待會到了月台上,還會遇到另一種造形的風箏裝置藝術

P1000709.JPG
20▲站前的風箏塔

至於其他的造形藝術,還有乾草編成的太陽花(?)
以及後站的日式庭園,處處都充滿了巧思
在冬山車站任何一個角落,不經意的就是一個莞爾

P1000711.JPG
21▲茅草編織的太陽花

P1000650.JPG
22▲後站的日式庭園造景

逛完了車站裡外,我們繼續前往月台層,也是冬山車站的重頭戲
大廳層至月台的空間,亦屬開放式設計,只用一道矮玻璃牆隔著
隨即一道階梯走上樓
行動不便者,亦有電梯可搭

P1000611.JPG
23▲閘門內的付費區,通往月台層的階梯

P1000605.JPG
24▲一樓付費區及旅客大廳全景

上了樓梯,來到夾層
夾層亦為開放式設計,白天沒有開燈,有點暗
但自然光的照明仍可接受
在這裡,一、二月台必須要分道而行
唯夾層無列車資訊LED看板
旅客在進入閘門時,務必先看清楚自己的車在哪個月台
以免上錯月台搭錯車

P1000587.JPG
25▲大廳與月台之間的夾層

月台層的瓜棚造形,在站外像是被包覆的支架般
到了月台層內,道道縱錯的鋼條以好幾筆弧線交錯在上
就像瓜棚內的枝蔓到處爬,譜成滿蔭的棚頂般
網路上也有人以「鳥巢」來形容冬山車站月台的場景
雖然構造原理與鳥巢類似,但意象卻是大相逕庭

P1000519.JPG
26▲太魯閣自強號快速通過冬山車站月台

P1000517.JPG
27▲月台層的棚架,層層交疊錯縱複雜

P1000552.JPG
28▲月台層全貌

冬山車站設有二座島式月台、四條股道,在同等級的車站中,待遇屬上乘
全國最繁忙的台北車站,同樣也是二月台加五股道,當然這是不得已的原因
四股道的好處是可提供待避線,對於貨運列車頻繁的東線鐵路更是必備

另外,兩座月台上,沒有任何一座與頂棚連接的柱子
瓜棚的棚架,採用的是大跨距設計,營造開闊的視野
支撐柱落在高架橋的最外兩側,化身為瓜棚造景的一部份

P1000537.JPG
29▲月台層設置四股道二月台,棚架則是大跨距,月台沒有支撐頂棚的柱子

P1000590.JPG
30▲藍天配上冬山車站的月台層

在大跨距的頂棚下,又不想讓高壓電桿破壞月台層的視野
電力線的架設成了最大問題
所以冬山車站巧妙地在複雜的鋼蔓之間,拉出一道放射狀的支架
支架的匯集點即可架設電力線
讓電線、支架混入複雜的鋼蔓景觀當中
高壓電線也就不知不覺被隱藏起來了

P1000597.JPG
31▲電力線以放射狀的支架連結頂棚的鋼架,巧妙隱藏高壓電線

P1000573.JPG
32▲部份的支點未裝設電力架,露出放射支點的樣貌

出了月台範圍,不再有景觀需求,所以電力線又恢復為電塔式
我們從月台北端往北望去,除了沒有帆布的鋼蔓外
還可以看見台鐵冬山河的花樑橋

P1000538.JPG
33▲月台尾端,電線恢復為電搭架設

P1000749.JPG
34▲月台的北端,拉長鏡頭就可以看見台鐵冬山河橋

P1000598.JPG
35▲月台上的預告號誌

高雄市在幾年前推出「共桿式號誌」
將紅綠燈、路標、路牌、交通標誌及路燈整合於一座立桿上
共桿式號誌推出後大受好評,被推廣至全國各地
許多小規模的城鎮,也會來幾支共桿式號誌風縻一下

共桿式號誌??這不是公路配備嗎?
冰魚你寫文章寫昏頭了嗎?干鐵路啥事?

其實,冬山車站月台層,也出現了共桿式裝置
它應該不叫「號誌」,但卻採納了共桿式號號誌的理念
將月台上必須出現的資訊、看板、設備,整合於同一桿
例如照明燈、車箱編號、列車資訊LED、月台標示、站名標示、消防栓等
尤其是站名牌,在每一座共桿中均會出現,採用捷運、高鐵的標示方式
長方形框中寫著「冬山」二字,省略了前、後站名的資訊

冬山車站使用共桿的原因,也是景觀設計的考量
因為棚架為大跨距,所以月台沒有立柱或天花板來安裝資訊系統
唯一的辦法就是立桿,但月台上連電線桿都禁止進入了
更何況是亂七八糟的立桿?
所以便將所有資訊整合於一桿,簡化立桿的數量

P1000747.JPG
36▲月台的共桿式資訊系統,將所有的資訊整合於一桿

P1000596.JPG
37▲每座共桿式系統都有長方形的站名牌,格式與高鐵、捷運相同

前面提到月台上的站名牌,被省略掉前、後站的資訊
可是台鐵的傳統,不就是那面「←羅東   冬  山   新馬→」的燈箱嗎?
冬山車站當然沒有完全廢除這種格式的站名牌
為了不影響月台上的整體景觀
傳統格式的站名牌被移到月台頭、尾的最末端,可能要多走一點路才拍得到
這面站名牌是鋼架木底,浮雕式的藍字回歸台鐵的風格
但版面設計個人覺得還不錯,與周邊景觀很速配
逛冬山車站,一定要拍到這面牌,否則只拍到瓜棚,只能算是來一半

P1000543.JPG
38▲傳統的站名牌被設置在月台頭尾的最末端

月台設施整體風格均屬低調的鐵灰色及白色
鋼架、圍欄、共桿立柱、電梯等,均屬鐵灰色
地面、頂棚則是白色或灰白色
顏色的設計擺脫了五顏六色的台鐵風格
尤其是電梯的造形,深灰色玻璃為外牆
雅緻中帶有若現的澄澈,質感帶有不凡的尊爵
恨不得搬一座回家放

P1000511.JPG
39▲電梯的造形,深灰色玻璃為外牆,相當具有質感

P1000565.JPG
40▲樓梯出入口,欄桿均為深灰色系

月台上的行車房,同樣是灰色系的搭配
第二月台的南端,另外還有一棟行包房
兩座建築的後端都是一面有趣的弧

P1000567.JPG
41▲第二月台的行車房

P1000579.JPG
42▲第二月台的行包房,尾端為弧面設計

前面提到的「風箏」主題,在站前廣場,它是一座塔
到了月台層,則變成候車座椅,也具有五彩繽紛的風動藝術
部份彩帶演化為動感似的椅子,讓等車的人也能敖翔天際

除了風箏外,月台層也不時出現花圃
加上建築本身處處就充滿了創意構思
讓台鐵冬山站月台,充滿了濃濃的藝術氣息

P1000513.JPG
43▲月台上的風箏藝術,彩帶則演化為動感似的椅子

P1000566.JPG
44▲不時可見的花圃

冬山段的鐵路橋下至冬山河親水公園間設有自行車道
台鐵冬山車站也配置完善的自行車專用的硬體
旅客可以帶著愛車搭火車至冬山車站享受鐵馬樂趣
例如上、下月台時,如果電梯擠不下自行車
樓梯均設有自行車專用車溝,非常貼心

P1000637.JPG
45▲台鐵橋下,為冬山河自行車道

P1000603.JPG
46▲樓梯設有自行車專用車溝

P1000601.JPG
47▲月台上的自行車牽引道標示

在藍天無限的日子,冬山車站不但建築迷人
從月台層上登高遠望的視野更讓人醉心
向東望去,蘭陽平原綠野黃穗配上紅瓦屋舍,時而拔起的椰樹標記著農情秘意
再遠一點,卻見滾滾白煙的工業廠房,唐突地讓人想從畫布中抹掉它
向西而望,雪山山脈綿延的容貌倒是與桃園、新竹東望雪山的景像類似
畫布美麗的關鍵--蔚藍的天空,在太平洋高壓中心的日子裡
照片中每張溫度計都顯示到了攝氏36度
可美景當前,縱使汗流浹背也擋不住心中的悸動

P1000560.JPG
48▲向東望,是蘭陽平原綠野黃穗配上紅瓦屋舍,時而拔起的椰樹標記著農情秘意

P1000741.JPG
49▲再遠一點,卻見滾滾白煙的工業廠房,唐突地被灑在這塊畫布上

P1000602.JPG
50▲向西而望,雪山山脈綿延的容貌倒是與桃園、新竹東望雪山的景像類似

很藝術的冬山車站,適合一個人獨自旅行的駐足
或許一群人的歡樂,也能為冬山車站帶來躍動的氛圍
若是來到冬山車站,除了映入眼簾的月台造景外
車站裡外的各種巧思,每個角落的驚喜,都值得長時間來欣賞的

P1000762.JPG
51▲車來了,旅客下車了,也是我回程的開始了

本篇文章是順道馴服我的新相機Panasonic DMC-G2(開箱文詳此)所記
它的表現讓我很舒服,未來將是本站的主力
舊有的Panasonic LX2是新南極轉運站發展至今日的關鍵
因為這台相機,我愛上拍照、摸索拍照、學習拍照
並將主題一一用文字註解上網,分享給大家也分享給自己
同屬P家的M4/3單眼G2,擁有更強大的功能
藉由更高品質的照片,期能帶給各位更棒的文學和視野的享受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極冰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