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位於太湖東濱,是太湖水運的轉運站,素有「江南魚米之鄉」之稱,同時也是蠶絲業興盛的城市。蘇州不但與杭州並稱為「蘇杭」,附近還有一個「楊州」,同樣都是令人心醉的江南古城!再加上上海、南京,整個長江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可想而知。這次來到蘇州,不是去賣鴨蛋(註1),不是去買魚米,也沒買到蠶絲被,而是去探尋傳說中的蘇州園林,尤其那拱橋配上楊柳的運河風情,和西湖比起來又是不同的感受。在我的心中,「蘇州」也一直和「古色古香」劃上等號的,但中國政府在蘇州建了一座「蘇州科技園區」,功能相當於新竹的科學園區,為這座古城注入科技的影子。而科技與傳統要如何對話,就看未來蘇州當局的智慧了。

上圖:一望無際的太湖

(註1)台語有一句話:「去蘇州賣鴨卵」,是暗指歸西的意思,但為什麼要去「蘇州」呢?我也不知道。

南京是舒服的,杭州是浪漫的,那麼蘇州便是優雅的。

離開了杭州,一路上幾乎都是走高速公路,然後抵達蘇州,顯然江南這幾個經濟發展重鎮的交通建設和聯結是做得不錯的。下了「蘇嘉杭」高速後,緊接著行駛在太湖的邊上。太湖真的非常大,古「大」、「太」相通,「太湖」或許即「大湖」的意思吧!它大到讓你看不到對岸,感覺和看海沒啥兩樣,所以太湖沿岸也有許多倚太湖為生的「漁港」和「漁村」,這在台灣真的難以想像!台灣只有靠海的漁港,漁業和海洋是畫上等號的;在蘇州,湖泊也是可以發展自身的漁業的,畢竟它真的太大了!可惜今天天氣不太好,看到的太湖是一片灰濛濛地,沒有想像中那麼美。

我們第一站是蘇州吳中「雕花樓」,雕花樓本身的建坪不大,而且是民初的建築,算不上是很古的古蹟,但是那「雕樑畫棟」的建築風格,卻成為雕花樓的一大價值。


雕花樓的天井,上面全雕滿了東西

民國初年,也許這戶人家沒有大片土地來蓋大宅,只好集中「錢」的火力,把一棟建築蓋得美侖美奐,可謂無所不用其「精」。話說回來,我對雕花樓卻沒太大興趣,進去晃個兩圈便覺有點無聊,怎麼說呢?和台灣的古建築太像了,尤其是台灣的廟宇建築,和這雕花樓簡直如出一轍!而且後花園也不大,牆又蓋得非常高,壓迫感滿大的。雕樑畫棟固然是佳作,但這也僅是這棟樓的唯一「賣點」吧。倒是爬上後方的頂樓,視野非常好。

今天中午在「雕花樓食府」吃中餐,這名字光聽起來就讓裡面的飯菜一定很可口!飯桌上其中一道湯是太湖有名的水草,看起來像細的海帶,卻非常滑非常軟,難以用筷子夾起,可是吃起來又脆脆地,口感非常獨特,聽說許多外地的蘇州吳中人都很懷念這道家鄉菜呢。享用完了豐盛的午餐後,大夥便跑到雕花樓外的黃葉林拍照。數大便是美,這一大片的黃葉樹林,和台灣奧萬大紅楓林有得拼,「秋」的感覺在江南的每一個城市,都能明顯地感覺。


葉子黃了

在黃葉林下,停了二輛野狼機車改造的小計程車,大陸很多這種小計程車,愈鄉下的地方愈多。基本上就是將整個野狼「罩」起來,加上窗戶,後方可以乘坐2-3人,看起來挺舒適的樣子。趁機拍下這種野狼計程車,卻被站在後方的運匠發現,大聲對么喝「不淮拍不淮拍,你拍啥拍啊」....


小計程車的外觀


小計程車車頭,就是要用「騎」的


小計程車的乘客席

上車之後,又沿著太湖的邊兒上,往吳中木瀆出發。蘇州有許多具有「蘇州特色」拱橋的小河,木瀆是其中之一。古代江南地區水渠遍佈,水運也非常盛行,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兩旁人家的大門也都對著河,於是河邊上就有許多店家的旗。河上的橋多為拱橋,就是為了行船方便。只是現在陸運發達了,水運沒落了,小河上也不再見到行船的船伕,雖然也有店家在河邊掛旗,應也是為了「復古」來裝飾的吧。

蘇州木瀆一景 

在蘇州市,政府為了發展地方特色,所有的建築都規定要「白牆棕瓦」,就連高樓大廈也不放過,但又不是強制性地規定建築的樣式,所以各建築在白牆棕瓦的遊戲規則上還能展現各自的獨特風貌,就連蘇州的公車候車亭也都蓋得像涼亭般,整個地方特色就這麼出來了。相較之下,台灣的建築實在太雜亂,一堆頂樓加蓋的鐵皮屋就算了,還外加一個銀色大水塔......雖然有所謂商圈整頓計劃,也大多只將招牌形式改成統一的樣式,要是要求改變房屋外貌,政府不被罵死才怪!或許是專制社會與民主社會的最大不同吧。但是,居民對土地的「自發性」和「認同性」我覺得更重要,民主社會像是巴黎,沒有強制規定,但全市的建築風格都類似,因為這已是全體市民的共識;若脫離了對環境的共識,大家只一味自私地管好自己住的地方,只會造成種種奇怪的亂象。

逛完了吳中,便進蘇州城裡了。途中還有去「絲稠博物館」,解說導覽員讓大夥參觀蠶絲的製做過程,參觀完畢便帶入「販賣部」,銷售蠶絲被。這裡的蠶絲被雖然比台灣便宜許多,可我不缺棉被啊....

夜裡住的是蘇州「城市之星」大酒店,繼南京的金一村後,終於又住到像樣的飯店了!我的要求不多,就是「乾淨」二字,有些飯店的廁所看起來髒髒噁噁,實在令人洗不下澡。

稍做休息後,就和大夥到城裡逛街買紀念品去了。蘇州除了是魚米之鄉外,同時也是絲稠之鄉,蘇州「雙面繡」是滿有名的,老街上有許多小販在賣這玩意兒,第一家開價一個100元,一番討價還討後,最後我提出「三個100」,小販哀了半天,還是答應了,可還是沒買....嘿嘿,多虧臧華的陪同,叫我多看幾家。最後終於問到了「最低標」,以每個25元成交,買了好幾個。不過貨色有好有壞,必須經過仔細的挑選才能包回行李箱,為了這玩意兒,在蘇州老街晃了好久好久,看看一旁陪同的臧華似乎有些倦態卻又直說「沒事兒沒事兒」,哎,真是不好意思,我也只能感謝再感謝了,要不是臧華,我也不太可能殺到最低標!


經歷過杭州、蘇州的老街夜市後,讓我不得不佩服大陸管理夜市商圈的頗力。就像台北西門町的人行道般,大陸的重點商圈也都會規劃為人行專用道,並且會加以整頓兩旁的樓房和景觀,商圈打洋時,更有大批的「掃街」部隊:由一郡歐巴桑、歐吉桑組成的掃街部隊一字排開在街上,第一排負責沖水,第二排倒洗潔劑,第三排拿刷子刷過去,第四排再沖水,這簡直就像巨型的「掃街車」,凡經過之處必清潔溜溜。台中文華夜市就沒有這種頗力和手段去強制管理,政府無法在外圍興建大型停車場,福星路、逢甲路無法封街,一味讓車流湧入造成天天大塞車,「半」封街的文華路也常有機車亂闖,加上兩旁建築毫無規範,一切自由自在,到最後就像叢生的雜草般:亂七八糟!要是強制規範了,或強制封街了,必有一堆民代率領居民跑到市府前抗議靜坐,市議會的正反兩方意見搞不好也因此又大打出手,到頭來還是一團亂。又例如新竹的護城河兩旁,整頓得非常漂亮,也舖上仿歐式的石板路,理應規劃為徒步區,可惜新市長以「便民」之由,不但維持車輛通行,且在美美的路面上用白漆畫上機車停車格,媽的實在醜到暴!!!根本是景觀殺手!台灣欠缺的美學素養,到底何月何月才會被挖掘?又,台灣雖不用人力掃街,多是出動掃街車,可是也不常看到這些傢伙,每當早上走在文華路上時,踏過那髒髒黑黑的石磚路,心裡真是感慨萬千啊!


更多相片:http://www.pixnet.net/album/ice2006/11504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極冰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