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捷運橘線於2008年9月14日全線通車
配合半年前通車的紅線,完整架構了高捷的十字路網
本篇先介紹橘線前半段,從起點O1西子灣開始
經過最美麗的O5/R10美麗島站,再一路至O8五塊厝站
其中美麗島站裡站外的精采,更不容錯過

 

高雄捷運這次通車的橘線為東西向,自西子灣至大寮
路線大致沿中正路、省道台1戊而行
穿越高雄市的商業區,再進入鳳山市的精華地帶
最後止於大寮鄉,全長14.4公里,設有14座車站

捷運橘線涵蓋了高雄至鳳山的通勤帶
便捷的交通系統,預計將奪走台鐵鳳山站的客源
甚至是屏東轉乘的客源
橘線的14座車站中,八座在高雄市境,六座在高雄縣境
站名分別是O1西子灣站、O2鹽埕埔站、O4市議會站、O5/R10美麗島站
O6信義國小站、O7文化中心站、O8五塊厝站、O9技擊館站、O10衛武營站、
O11鳳山西站、O12鳳山站、O13大東站、O14鳳中國中站、OT1大寮站
因篇幅過長,本文便先介紹前半段的O1至O8

橘線所有車站,除了大寮為平面站,其餘皆為地下車站
車站設計與紅線為同一時期所規劃
不論站裡站外,許多元素都是共同擁有的
每座車站出入口,也都有不同的風格及主題(也有部份共用)
特別的是,站內大廳的裝潢比紅線更精采,猶如一場藝術的饗宴
記得PTT的J網友曾經說過:
「從西子灣一路東行,車站一座比一座精采」
筆者親自的體驗,也的確如此
以下就從西子灣開始,為各位帶來高捷橘線的筆記


 O1 - 西子灣站

車站位置:臨海二路
月台形式:地下二層島式月台1座
出入口數:2座出入口及2座升降梯出入口
車站地圖:http://www.krtco2.com/b-map/O1.jpg

西子灣站位於臨海二路,台鐵高雄臨港線高雄港車站旁
雖然站名為西子灣,但本站的實際地名卻是哈瑪星
真正的西子灣距離捷運西子灣站還有一段距離
原始的計畫,本站的西邊還有一座車站,位於中山大學隧道口
該座計畫中的車站站才是真正的西子灣站
因為沙質的地層過於鬆散,哈瑪星至西子灣段的計畫取消
並將起點東移至今O1車站現址,事後也證明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O1車站的施工期間,果然也遭遇幾次大塴塌,主因就是地質
最後工程單位只好祭出冷凍工法,才讓西子灣站順利完工

西子灣站有二座出入口
二座出入口的站體都很大,設計意象卻完全不同
1號出入口位於臨海二路鼓山市場旁,是哈瑪星的商業區
站體上方為大型的橘色的波浪板,帶出高雄的海洋意象
而類似的浪板設計,也時常出現在高捷車站
以橘色為主軸的設計,也是高捷橘線的特色之一


西子灣站 - 1號出入口

2號出入口位於台鐵臨港線的「高雄港車站」旁
高雄港站是座具有歷史意義的車站,建於1900年
前身為高雄車站(打狗驛),是高雄第一座火車站
1941年帝冠式建築的高雄車站完工後,本站便改為高雄港站

台鐵高雄港站方正的站體,以及斜頂、豎長的方窗
老實說並不怎麼出色,卻成為捷運站2號出入口的元素
運用現代的建材,在新一代的捷運站,搭起灰黑色的斜頂及屋簷
高雄港站木製的豎長方窗,到了捷運站則被鋼材及玻璃帷幕取代
整體來看,給人一種輕便的感受


西子灣站 - 2號出入口


西子灣站 - 2號出入口屋頂採透明天窗

廣義來說,捷運西子灣站也是座「兩鐵共構」的車站
只是高雄港站沒有辦理客運業務
且高雄港站至鼓山站即將改建為自行車道
現在的「台鐵+捷運」的兩鐵,即將成為「捷運+鐵馬」
(近年來台灣特別喜歡拆鐵路蓋自行車道……)


西子灣站 - 緊臨與2號出入口的台鐵高雄港車站


台鐵高雄港站寬闊的腹地

因為西子灣站所處的臨海二路路幅狹小
加上地質因素,無法大規模開挖
站內的大廳、月台層只好也跟著狹窄
穿川大廳層非常的「狹長」,但仍隔出付費區及非付費區
天花板鑲了一塊水藍,週圍以藍色嵌燈照明
將西子灣海水的意象帶入捷運站內


西子灣站 - 狹長的穿堂大廳

至於月台層,西子灣站是高雄捷運站最窄的車站
狹窄的島式月台加上月台門,讓空間顯得更封閉
中央連通的電扶梯也只夠放一座供單一方向使用
無法像其他車站2座並列還附有樓梯


西子灣站 - 特別狹窄的月台層,電扶梯只能放一座


西子灣站 - 造成西子灣站狹窄的原因:路寬僅18米的臨海二路

一般車站的月台端點,不是一面牆就是管制區
西子灣的月台西端點,則開了口設置雙向的電扶梯
其作用應與增加疏散空間有關
也因為如此,兩側月台門延伸至端點後
卻開了一道樓梯之門
這樣的景像在其他車站是看不到的


西子灣站 - 月台端點的樓梯

雖然捷運西子灣站距離真正的西子灣還有3公里左右
但有「橘1」的接駁公車可抵,免費期間班班爆滿
未來應該是條賺錢的黃金路線
前往澎湖的高雄港客運碼頭也在2號出入口南方
由此步行至鼓山渡輪站也僅需10分鐘
未來若配合形象商圈的營造
西子灣的觀光潛力應該不輸北捷淡水站


 O2 - 鹽埕埔站

車站位置:大勇路五福四路口
月台形式:地下二層島式月台1座
出入口數:4座出入口及1座升降梯出入口(出入口2)
車站地圖:http://www.krtco2.com/b-map/O2.jpg

本站位於大勇路與五福四路交叉口
鹽埕埔顧名思義,古早以前是鹽田及曬鹽之地
當年的風景,我想應該很接近現在的七股鄉
捷運鹽埕埔站處於高雄舊商圈,除了堀江商場(舊堀江)外
新樂街、瀨南街及第一市場周邊,藏著許多古早味的小吃攤
由本站步行至愛河畔亦僅需要10分鐘的步程
遊客在西子灣玩累了,可再搭回鹽埕埔站吃個飯
吃飽之後再到附近的小街逛逛
預計是座觀光性質濃厚的捷運站

鹽埕埔站有四座出入口
最大的一座是大勇路邊的1號出入口
有別於高捷車站慣用的色系
1號出入口以大量磚紅色系的花崗石舖成
基座為深色,主體為淺色
這種色系多見於高級住宅大樓的底層,適合營造氣派的氛圍
白色烤漆鋼板,飾以海洋意象的波浪鋼條


鹽埕埔站 - 1號出入口


鹽埕埔站 - 1號出入口內部,天花板波浪海洋意象飾條特別明顯

2、3、4出入口位於大勇路上
藉由捷運的通車,高市府將大勇路規劃為人行徒步區
所以捷運出入口便可大方地座落在街道的正中央
3、4兩座出入口採高捷常見的弧形斜背造形
像兩頭獅子兩兩相背地蹲坐著,虎視著一輛輛闖入徒步區的機車
至於2號出入口與施工中的警察局大樓共構
未來條伯伯們進駐之後,壞事做太多的人,小心一出站就進警察局


鹽埕埔站 - 位於大勇路正中央、兩兩相背的3、4號出入口


鹽埕埔站 - 警察局大樓共構的2號出入口

大勇路本身也不怎麼寬
所以鹽埕埔站的大廳及月台只比西子灣站寬一點
穿堂大廳天花板裝飾與西子灣相同
中央飾板表達的應是水藍的海洋風情
動線配置,則將驗票闡門置於大廳的兩端


鹽埕埔站 - 大廳層,天花板的海洋風情


鹽埕埔站 - 不太寬的月台層

 O4 - 市議會站

車站位置:中正四路自強二路口
月台形式:地下二層島式月台1座
出入口數:4座出入口及1座升降梯出入口(1號出入口)
車站地圖:http://www.krtco2.com/b-map/O4.jpg

從O2鹽埕埔的至O4市議會之間
原本還有一座O3愛河站,因為與O4過近
加上規劃當年,愛河畔還未被整建為今日的面貌
因此取消O3站的設置

市議會站位於前金區的行政中心
周邊服務以公共機關為主,除了外
大多是讓人沒有靠近欲望的場所
包括市議會、警察總局、高雄法院等
倒是愛河畔的高雄市立德棒球場離本站約15分的步程
以行動支持棒球的熱血朋友們,可在本站下車

市議會站四座出入口全是低調的灰白色系
1、2號出入口站體較大,以白色塑鋼板及灰色洗石子構成
2號出入口方方正正,躲在市議會對面
仔細比對,它的外形竟然與鹽埕埔站1號出入口一模一樣!
同樣具有波浪意象的屋頂,少了波浪的鋼飾條
站體由紅色的花崗石,變成了白色琺瑯板牆面
一樣的設計,不一樣的裝飾,帶出的視覺效果卻是截然不同


市議會站 - 2號出入口,背後為前金立體停車場

3、4號出入口的外觀,也與鹽埕埔的3、4號出入口一樣
套用了高捷樣式的圓弧斜背式站體


市議會站 - 3號出入口/4號出入口

1號出入口位於高雄市議會前方,是座露天的車站,沒有雨庇
橘線除了市議會站,技擊館站也選擇了無雨庇露天設計
市議會站1號出入口,整個站體躲在市議會前的花圃裡頭
白色洗石子構成的牆面,與背後白色的高雄市議會,景觀完全融入其中
昇降電梯本身,造形仿輪船的煙囪
配上出入口的設計,活像一艘準備出航的大船


市議會站 - 躲在市議會前花圃裡的1號出入口


市議會站 - 1號出入口其實像是艘準備出航的大船

市議會站的穿堂大廳,竟然和西子灣、鹽埕埔雷同
同樣也有塊海藍意象的天花板,只是周邊改為粉橘色
動線則將驗票闡門改至縱軸線上

至於月台層
從西子灣一路走來,彷彿像是三部曲,愈來愈寬
月台層的天花板以橘黃色為主色,連貫前後


市議會站 - 大廳層


市議會站 - 橘黃色天花板的月台層


市議會站 - 月台的LCD及LED


 O5/R10 - 美麗島站

車站位置:中正三路中山一路口
月台形式:橘線地下二層側式月台1座/紅線地下三層島式台1座
出入口數:11座出入口及4座升降梯出入口(1~4號出入口)
車站地圖:http://www.krtco.com.tw/b-map/O5R10.html

美麗島是大家最期待的捷運站
它擁有四座名為「祈禱」的玻璃高塔,由日本建築師高松伸設計
循高塔的入口而下,則是水仙大師氣派的作品「光之穹頂」
來到美麗島,彷彿來到一座藝術的宮殿

美麗島站原名大港埔站
為了紀念美麗島事件,以及中山一路改建為美麗島大道
過去被視為禁忌的民主運動,如今正大光明地被賦予新的意義
並且做為捷運站的名稱,成為高雄最美麗的一座車站


美麗島站 - 位於中山中正交叉口的美麗島站1~4號出入口

美麗島站位於高雄市交通樞紐,中山路與中正路交叉口
橘線完後後,也成為捷運的樞紐,是高捷紅線與橘線的轉乘站
這裡以前是一座大圓環,為了擴增人行空間
市府藉由捷運的施工,將圓環改為十字路口
多餘的空間改為步行空間,以及四座雙手合掌模樣的玻璃高塔
分別屬於1至4號的出入口

高塔以玻璃帷幕及鋼桁組成
弧形的玻璃一塊塊慢慢地以爪子鎖在桁架上
只能以慢工出細活的工法進行,無法粗暴地在短時間內完成
所以當紅線通車時,美麗島站卻來不及完工
原因就在於這些高難度的站體
但完工之後的美麗,尤其夜景,也是不可言喻的


美麗島站 - 1號出入口


美麗島站 - 2號出入口


美麗島站 - 3號出入口


美麗島站 - 3號出入口背面


美麗島站 - 4號出入口


美麗島站 - 4號出入口內部

除了這四座「祈禱」的高塔
美麗島站還有另外七座的出入口
分別位於中山路的9~11號及中正路的5~8號
這七座出入口規模較小,造形為弧形斜背
門前雨庇則延伸出兩隻長長的觸角
有的觸角直接延伸到地面,有點像是異形的管子插入人類吸食
有的比較短,在空中就結束了,像是被剪掉觸角的油蟲
站體背面則是V形小谷,覆以條狀鋼板
我覺得這比後驛站2號出口更像甲蟲


美麗島站 - 9號出入口,長長的觸角延伸至地面


美麗島站 - 11號/10號出入口,為短觸角的設計


美麗島站 - 6號/7號出入口,背面為V形小谷


美麗島站 - 8號/5號出入口

逛完了地面,接著鑽入精采的地下
從「祈禱」的1~4號其中一座出入口進入站內
立即來到美麗島站另一項驚人的藝術作品:光之穹頂
光之穹頂位於以前的大圓環底下
雖然大圓環拆除了,但設計單位卻將圓環的意象埋到地底下
順著圓環的輪廓,兩座粗狀的光柱撐起渾圓的穹頂
穹頂本身渲染了水仙大師親手所繪的玻璃藝術
透過光線的代言,任何一台兩光相機,也能拍得美美的
如果中央公園站的雨庇讓你驚艷
那麼就一定要來美麗島站感受光之穹頂的讚嘆

為了配合這座藝術壂堂
站內所有標示也經過特別設計
尤其是光之穹頂四周的指標,原先是貼在玻璃上
卻造成辨識不易的問題,後來便改玻璃上方的黑色層,也是不錯
特地以高反差的方式,標示於穹頂下方的黑底區塊,相當不錯
(關於標示問題,感謝PTT_MRT的TEMU2000的指正)


美麗島站 - 水仙大師親手作品光之穹頂


美麗島站 - 光之穹頂另一個角度


美麗島站 - 光之穹頂周圍的指示標,設在玻璃上方的黑色層

除了光之穹頂,以及雙手合掌的玻璃帷幕
美麗島站各連通空間,也毫不馬乎,獨到精心地陪襯著
橘線軌道上方是穿堂通道,兩旁的柱子,全嵌以大面積橘色壁中燈
一道道的燈柱列隊迎賓,又彷彿進入星際太空船的貴賓通道

橘線大廳的橘燈,到了紅線則嵌以紅色壁燈,但數量少了許多
但我覺得橘色燈光要比紅色更有質感

因為橘線軌道上方的穿堂較長
加上橘線為側式月台,站內配置將付費區設於在兩旁
非付費區在中央,形成一條夾道的「中央走道」
這條中央走道以黑色花崗舖成,地板飾以四道平行的短線
乍看之下,還以為是馬路的標線、四線大道的公路,非常有趣
(行人注意:行走時請勿任意變換車道!)


美麗島站 - 橘線穿堂,付費區在兩旁,中央走道為非付費區,頗有大馬路的感覺


美麗島站 - 金魚缸的造形也獨樹一格

美麗島站雖是紅橘兩線的轉乘站
嚴格來說它以橘線為主,紅線的動線便需配合橘線
紅線設有島式月台一座,為了方便轉乘,橘線月台改為側式
成為高捷地下車站唯二的側式月台
(另一座為大東站的側疊式月台,兩站都在橘線)

橘線的側式月台沒有採用大面積的開放空間
而是留下一道的粗柱,柱上當然也鑲入了橘色燈光
台灣地下車站的月台,多以開放無遮蔽的空間為主
支撐的柱位,多半被穩藏起來了
隔壁的香港地鐵則相反,地下站多有一道道的列柱
而美麗島站橘線月台也開放這些排列整齊的柱群,再加以美化
形成另類的視覺享受,並帶有一點港味
(高捷其實也吸取不少香港經驗,多項硬體與港鐵有異曲同工之妙)


美麗島站 - 往西子灣方向月台,一道道列柱及橘色壁燈,形成另類視覺效果


美麗島站 - 往大寮方向的側式月台

紅線月台,也以紅色嵌燈及玻璃裝置構成
但因為屬島式月台,並沒有留下一道道的列柱
飾以紅色嵌燈的地方較少,沒有橘線月台的視覺震撼
整座美麗島車站,可說是燈光與玻璃的漫妙飛舞

也許為了美觀,美麗島紅、橘兩線的月台都沒有液晶電視
候車時,少了政令及廣告的喧噪,多了寧靜的享受
加上月台層美麗的質感,心情也不經地愉悅


美麗島站 - 往紅線月台的標示


美麗島站 - 紅線島式月台,紅色嵌入式壁燈較少

只是為了配合橘線免費試乘,又不要干擾紅線的正常運作
免費期間,美麗島站紅、橘線的直通轉乘通道暫時封閉
乘客只能爬上爬下,出闡再進闡
付費區內的轉乘通道長得什麼模樣,只能站在封鎖線外一窺究竟
不得不讓人思考,到底高雄縣堅持的「免費」,是便民還是擾民?


美麗島站 - 橘線月台端點連接紅線月台的轉乘通道


美麗島站 - 光之穹頂下層紅線至橘線的轉乘通道


 O6 - 信義國小站

車站位置:中正二路信義國小前
月台形式:地下二層島式月台1座
出入口數:5座出入口及1座升降梯出入口(1號出入口)
車站地圖:http://www.krtco2.com/b-map/O6.jpg

信義國小站為於美麗島東邊不遠處
因為美麗島站的光環太大了,使得信義國小站好像變得很陌生
站址除了緊臨的信義國小外
周邊多為辦公大樓、銀行,也是新興區行政中心

信義國小車站出入口造形較為簡單
分為兩組,一組是1、2兩座出入口弧形斜背基本款的亞型
彎曲弧的角度較大,像是一條躍出水面的活魚


信義國小站 - 1、2出入口為弧背的亞型,像是躍出水面的活魚

另一組是方正的長方體,在3、4、5三座出入口
頂部一支支突出的橫條,有種花園藤架的感覺
但原先的設計理意象則是「飛魚展鰭」
不過我覺得上面的1、2號出入口更像條飛魚

4、5兩座出入口緊臨路邊且體積較小
為了防止大型車撞擊,便削去了頂部突出的魚鰭

這兩款站體的主色皆為藍灰色
同時也是信義國小站的主色


信義國小站 - 3號出入口方正的站體,設計意象是飛魚展鰭


信義國小站 - 設計與3號相同的4、5號出入口

站內穿堂大廳寬敞,進出站的闡門在車站的兩端
大廳設計也呼應站體的顏色,藍灰色的飾條一道道掛在頂上
至於候車月台稍窄,可能是取決於運量因素?
月台層的配色很簡潔,是比較樸實的車站


信義國小站 - 大廳層,天花板亦以灰藍為主色


信義國小站 - 較為狹窄的月台層 


 O7 - 文化中心站

車站位置:中正二路和平一路口
月台形式:地下二層島式月台1座
出入口數:4座出入口及1座升降梯出入口(3號出入口)
車站地圖:http://www.krtco2.com/b-map/O7.jpg

文化中心站位於中正和平路口
除了文化中心的表演帶來的人潮外
還有高師大、五福國中的學生客源、大統百貨的逛街客源
預計將會是座運量較高的車站

站體外觀的設計
文化中心站承襲了信義國小3-5號出入口飛魚展鰭的方形樣式
事實上,信義國小、文化中心、五塊厝三站的站體設計屬同一模子
外觀、配色幾乎一致,沒有異議,無形間讓展鰭的飛魚攻佔了中正二路
除了少部份同中求異,例如文化中心站最大的3出入口
屋頂一排突出的橫樑不見了,雨庇的造形也不太一致
使得這尾飛魚成為魚販手中刨去魚鱗的待售魚


文化中心站 - 同中求異的3號出入口


文化中心站 - 1號出入口(背面)及2號出入口

至於文化中心站的4號出入口,我在路邊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
後來才發現,它與大統百貨大樓共構,躲進騎樓裡了
高雄捷運出入口與周邊大樓聯開共構的例子似乎不多
據我的觀察,只有三多商圈、後驛、鹽埕埔及文化中心四站
這讓我想到香港地鐵,幾乎每站都與大樓聯開共構
每個地鐵站都是一座商場(當然這也是港鐵的收入之一)
但畢竟兩地生活形態不同,香港普通居民出入皆靠大眾運輸
且香港城區土地珍貴,出入口與大樓聯開,較能獲得最大的效益
就連地鐵的機廠也與大樓聯開,三、四十層高的樓,底層卻是地鐵維修機廠
而高雄市靠捷運通勤的人口仍有提升的空間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高雄市獨立的捷運站出入口
也相對擁有站體設計的發揮空間,車站造形變化多端
形成都市特有的藝術作品


文化中心站 - 與大統百貨共構的4號出入口

文化中心站的穿川大廳,亦以站體外觀的淺藍灰色為主調
天花板是一面弧形的穹頂,配合白色的嵌燈
動線方面,則將出入口設於縱軸線的中點,而非站體的兩端
月台層又回到了標準的寬度,較為開闊
不過全飾以白色素面的裝潢,沒有太大的變化


文化中心站 - 站內穿川大廳,以及水藍色的天花板


文化中心站 - 白色素面的月台層


 O8 - 五塊厝站

車站位置:中正一路福德二路口
月台形式:地下二層島式月台1座
出入口數:6座出入口及1座升降梯出入口(4號出入口)
車站地圖:http://www.krtco2.com/b-map/O8.jpg

五塊厝站位於三級古蹟陳中和墓園旁
周邊以住宅區為主,同時亦能吸收少部份高師大的客源

站體外觀延續飛魚展鰭的造形意象
基座則換上淺色的大理石
最大的出入口為4號,以方形籬架的站體為主,加以變造
再以紅色花崗石妝點,側邊則舖上直式的洗石子牆面
且出入口的大門有二面,設於入口的轉角
遠而觀之,這座出入口頗有一番氣勢的

從西子灣一路走來,高捷橘線每一站幾乎都有一座「最大」的出入口
此「最大」之意除了站體比別人大之外,它的造形、設計也經過特殊處理
雖然部份站體採用同一模子
但每站每座的「最大」出入口,卻是各有千秋、各有看頭
(紅線這樣的比例相對較少)


五塊厝站 - 最大的4號出入口,大門開了三個方向

五塊厝站共有6座出入口,數量僅次於美麗島的11座及三多商圈的8座
除了最大的4號外,其餘外觀沒什麼變化,僅隨著空間調整飛魚的肥瘦
3號出入口所處的位置有如孤島,一邊是交通繁忙的中正路
另一邊則是原本的小巷,似乎在重劃過程出了點問題?


五塊厝站 - 1、2號出入口


五塊厝站 - 5、6號出入口


五塊厝站 - 處於孤島的3號出入口

五塊厝站的大廳層及月台層,走的是純樸風
站內全以白色為基調,方形內凹的天花板也是白色的
動線設計,則將出入驗票闡口設於站體縱軸線的兩端
這樣的設計,也必須設置兩座服務台金魚缸


五塊厝站 - 站內穿川大廳,全以白色為基調


五塊厝站 - 月台層


五塊厝站 - 月台層站名特寫

因為限於篇幅,本篇文章在此先打個中場休息鐘
下一站O9技擊館站之後,經鳳山至大寮的OT1等7座車站
在您上過廁所後,再點選下面的連結,繼續未完的橘線之旅

下一篇:高雄捷運橘線通車及O9至OT1全紀錄




延伸閱讀:
新南極轉運站,高雄捷運系列文章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極冰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1) 人氣()